JN江南·(中国区)体育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2022年东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如何?2023年东莞又将如何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2月9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书面审议了《东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成绩,也展示了今年的相关预期目标、工作重点。

2022年,东莞推动经济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交出了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地区生产总值达1.12万亿元,增长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26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0.8%,增速居珠三角第三,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62.2亿元,松山湖华为终端总部等143个重大项目建成……东莞以超常规力度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和稳增长政策供给,实现经济大盘总体保持稳定,为全省稳住经济大盘作出东莞努力、东莞贡献。

展望新的一年,东莞将坚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和社会大局稳定。

关键词:制造业

着力发展壮大制造业,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东莞将如何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如何挺起制造业“新脊梁”?

报告给出了答案——推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提速升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力争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大力度拓展优质低成本产业空间,启动建设1000万平方米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的产业空间。

东莞将以新能源汽车、储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为主攻方向,“突出重点,因产施策”出台专项产业政策,加快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主体活力强和协同效应强的重点产业集群。

报告明确,东莞将把工业投资作为生命线来抓,实行增资扩产项目快速落地机制,落实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00亿元。

培育认定各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0家以上,新增3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0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上市和过会企业。

东莞将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报告提出要以“招商年”为突破,加快建立市领导挂帅,市直部门、镇街(园区)、市属国企、社会机构高效协同的大招商工作格局,优化项目对接工作机制,提高项目转化率。全年举办“1+N+N”系列投资推广活动不少于60场,实现协议投资3000亿元以上、实际投资1600亿元以上。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水乡功能区、银瓶合作创新区四大战略平台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制造业协议投资增长15%以上,各镇街增长12%以上。

2023年东莞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开展鸿蒙生态链建设,打造“全国鸿蒙智造之城”。发挥华为、思爱普两大赋能中心带动转型作用,打造不少于40个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20个智能工厂(车间),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1000家。

在推动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方面,报告明确以服务先进制造、智能制造为核心,推进服务外包产业专业化发展,加快发展科技研发服务、工业和文化创意设计、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关键词:高质量

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性支撑,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报告明确要提高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集中度、显示度。推动散裂中子源二期动工建设,推动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加快立项申报。加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争取承担更多国家实验室科研任务。加强与中科院合作,引入更多共建项目。推动建立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常态化联动机制。

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报告提出支持瞪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布局攻关,实现企业培育库扩至400家。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认定30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00家工程技术中心。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对接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共同建设联合实验室。推动东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东莞市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业创新机构建设运行,支撑产业创新提质增效。

为增强人才吸引力和凝聚力,东莞将持续推进“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实施新时代东莞人才工作“20项硬菜措施”,年内引育20万本科以上人才,全市人才总量超310万。鼓励博士后及以上人才来莞发展,新增5个以上博士后工作站。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新建3家高技能公共实训分基地,新增专业技术人员2万人以上。发挥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双创基地作用,吸引港澳科创人才参与“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

报告透露,东莞将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51所,实行义务教育民办学位全员补贴。支持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硕士授权点内涵建设和博士授权点申报培育工作。推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一期和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教学区建成交付。

关键词:新发展

着力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稳住外贸外资大盘是东莞着力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四张王牌。

报告提出,将东莞打造成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优化“乐购东莞”活动,激发群众消费热情。培育新型消费,继续做好潮玩产业,鼓励发展“宅经济”“夜经济”“首店经济”。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发展电商和直播带货新业态。引进著名餐饮公司,打造高端餐饮消费平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鼓励刚需和改善住房需求,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万套,推动3000套共有产权住房上市供应。

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东莞将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狠抓投资调度,重点促进基础设施、工业、城市更新、房地产等领域投资有效增长。

2023年,东莞将全力提升重大项目落地效率,加快推进“摘牌即动工”“完工即投产”“互联审批、围合供地”等改革,计划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300亿元以上。

为稳住外贸外资大盘,东莞将着力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深入实施“粤贸全球”计划,擦亮加博会、台博会、智博会、漫博会、跨境电商采购峰会等品牌,加快国际会展新城规划建设,支持企业拓市场、抢订单。2023年,东莞将开展“投资东莞”全球推广行动,打造“有政策、有空间、进莞来”的投资环境,设立欧美日韩、新加坡经贸代表处,着力引进一批超10亿元外资项目。

关键词:高品质

着力优化城乡综合环境,建设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新的一年,东莞市区将有不少新变化。报告提出,将深耕中心城区东莞大道和鸿福路“黄金双轴”,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内涵和品质形象实现跃升,打造深度城市化样板区。启动鸿福路街道综合整治首期工程,完成核心地段立体慢行系统2号桥、市民服务中心三期主体工程。以打造总部集聚区为发力点,加快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等项目建设和楼宇招商工作。

轨道交通是一座城市交通中的主干线。报告提出,将打造“轨道上的城市”,推进深江铁路、深惠城际东莞段建设,加快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2号线三期工程建设。在公路网方面,东莞将加快狮子洋通道建设,全面动工建设莞深、常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推动莞番高速三期、莞太路品质提升和桑茶快速路及东延线建成完工。

东莞将新增不少于6条公交走廊干线。加快新港澳客运码头建设,强化与香港、澳门机场交通连接。

记者:冯欢

原载于《东莞日报》2023年2月10日A06版


上一篇:【东莞时间网】我们的支教故事④ | 周泓滨:支教是大学生活的一次“突破”

下一篇:【东莞阳光网】2023东莞两会|市政协委员田根胜:建议加快推进东莞制造业城市文化发展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