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科研平台集群逐渐成型,多层次人才队伍加速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探索不断推进……近年来,东莞在材料产业领域布局明显提速,将新材料列入重点发展的5大新兴领域之一,并明确提出,要将东莞建设成为国际先进材料产业的研发高地、先进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对标国内外材料研究先发地区,对照材料产业自身发展规律,东莞该如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材料产业研发高地?围绕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记者就此对话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探寻东莞材料产业发展的可行路径。
大科学装置塑造最独特优势
2018年8月,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正式投运,至今已完成科研课题上百项,取得了诸多突破性的科研成果。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之下,中国散裂中子源也正有力推动大湾区科技核心的形成,努力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创造“无限可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散裂中子源是东莞发展材料产业的一个突出优势。
“散裂中子源可以在技术研究方面提供很好的条件支撑,也能够吸引一批高技术人才的到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克崧认为,作为基础研究、源头创新的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落地东莞,对东莞、对松山湖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在高科技领域的理论技术研究层面大有可为。
紧靠散裂中子源,未来南方光源的预研项目已经启动,未来一旦最终落地,东莞将同时拥有两大科学装置,硬件资源更加突出。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就曾提出,散裂中子源作为“超级显微镜”可以看到很多常规手段难以观测到的事物,而同步光源也是绝佳的材料观测装置。再加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先进的材料研究理念,以及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所拥有的非常灵活的政策环境,这些都可以赋予东莞强大吸引力和竞争力。
也正是看到这样的大环境,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材料学与工程学院应运而生。
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副校长李文芳认为,毗邻散裂中子源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学校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机遇。加之东莞本身制造业发达,应用前景广阔,通过成立材料学院,东莞理工与中国散裂中子源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形成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同时,依托高校丰富的本地企业资源,还可以为创新技术和企业转化搭建有效桥梁,便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全力为东莞发展材料产业提供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转化等支撑。
避免一味追求数量或产值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加速推进,东莞打造材料新高地,如何找准定位,与区域内其他城市之间形成错位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材料产业涵盖范围广,领域宽,客观上也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有所聚焦。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散裂中子源,这是对比广州、深圳而言,东莞自己的特色。”周克崧认为,广州、深圳将科技、芯片、金融等作为重点,东莞作为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提出大力发展新材料为主要产业方向,这个抓得很准。
他表示,材料是所有工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很多新材料只是实验室研究成果,如何将成果转化为成品,需要基础技术与应用技术的有效配合和转化。东莞作为制造业强市,除了发力基础理论技术,还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在应用技术和工程科技方面努力发展。
“在这方面日本是可以参考的例子,少数企业不一定有很大的规模,但是掌握着最关键的技术。”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彭俊彪教授则认为,东莞发展材料产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避免一味追求高数量或者高产值,而应该瞄准关键领域的关键材料,培育出人无我有的特色。
“对于东莞理工而言,重要的是与周边的大平台形成良好互动,进行项目共建、人才交流等,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来实现材料方面的原始创新、基础创新等,逐步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和水平。”李文芳认为,未来材料学院的建设发展将深度结合东莞的产业需要,比如传统模具制造、3C产品等,因为材料是制造产业的“关键支撑”,可以围绕这些产业进行新材料的基础研究和试验。
人才培养要“两条腿走路”
“未来材料实验室平台建设能否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否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过来。”在汪卫华看来,一个地方能否真正吸引人才,很大程度决定着这个地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
汪卫华表示,东莞拥有其他地区不容易具备的政策条件,比如外籍专家的社会保障问题、子女就读问题等,在广东务实灵活的政策氛围下更容易得到妥善解决。美国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历史并不长,但是恰恰因为有灵活的政策,很快成为优秀人才聚集地。
“解决人才不足问题,既要有请进来的,也要有自己直属部队,而且主要还是要立足于自己。”周克崧认为,人才培养要注重对外引进和本土培养“两条腿走路”。一是请进来。对于目前缺乏的、急需的、有经验有水平的人才要大力引进,可以通过兼职或者项目合作方式,多样化;二是要自己培养人才,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要针对性培养人才,进行联合办学或者合作培训都可以。另外,也要给人才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要让“请进来”的人能踏踏实实做事、搞科研、出成果。
互利互赢推动产学研有效结合
“理论基础是源头,一切创新来自于基础技术理论。但只有技术理论是不够的。”周克崧介绍,技术理论能够发现规律、解释现象,但并不能直接放大,成为对促进国民经济立刻有效的技术。这就需要应用技术的支撑,通过不断研发应用技术,完善工艺设备,从而实现从理论到产品的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界面临的重要难题,随着产学研的不断深化,未来科研的主体会是企业,因为只有解决企业难题的技术才是科研应用的意义。”周克崧认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问题,他们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高校及科研单位互动,科研单位通过了解企业需求进行相应研发,提出解决方案,这就是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只有这样的互利互赢,才是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的积极意义所在。
在中创集团董事长舒元看来,科研成果要变成产品、商品,做成企业、形成产业,需要技术、资本、市场等多方面的合作和支持。很多专家做了很多研究后,可能只是变成专利就束之高阁,未能成为真正服务社会的落地产品并进行产业化。
舒元表示,科研人员的长处是搞科学研究,企业的优势就是有市场经营和商业思维,但是两者也都存在各自的短板,比如搞研发的不懂利润的转化,搞企业的只管成本控制等。因此,东莞要发展新材料离不开科技金融的助力和产学研融合,要加快实现科技金融的对接对研究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
■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克崧:
东莞应着重发展
应用科技与工程科技
南方日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东莞发展材料产业如何找准定位?
周克崧:材料是所有工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材料性能不好产业就很难发展起来。但是不同的产业对于材料的要求是不同的,汽车材料要求轻量化、强度高,电子显示材料则要求显示效果好、能折叠能触控,航空航天材料要能够耐高温……东莞应先确定在哪些先进制造领域布局发力,然后再针对相应的关键材料进行配套研发;同时,东莞应该放宽视野,通过批量生产降低材料成本,在本地化的同时,服务全国乃至全球。
近年来东莞对一些先进技术和产业投入很多,所以东莞这两年发展特别快,我在广州对东莞发展也有所耳闻。当前东莞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建立了散裂中子源等科学装置,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条件,这是东莞的优势,能够吸引一批高技术人才的到来。但只有这些还不够,除了理论技术研究,还应该发展应用技术以及工程科技。
理论基础是源,一切创新来自于技术理论。但只有技术理论还是不够的,技术理论能够发现规律,解释现象,但并不能通过直接放大,成为对促进国民经济立刻有效的技术。这需要应用技术理论,通过不断研发应用技术,完善工艺设备,从而实现从理论到产品的过程。而从产品到商品,有需要经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阶段,除了基础理论,东莞可以在应用技术和工程科技方面努力发展,这样比较切合实际。
南方日报:如何更好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周克崧:科技成果转化是我们科技界面临的重要问题。我认为产学研结合是目前最好的途径。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反映给学校及科研单位,学校及科研单位通过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另外一个途径,则是靠企业主动认识到科技成果的价值,然后再购买相关科研成果,组织专家进行攻关,而这其中关键的是双方要对科研成果的价值达成统一认识。现在我们国家提出科研的主体是企业,所以我们科研人员也在努力向产业靠拢,根据企业的需求设定科研目标,从而既解决了企业的问题,也让科研更具应用意义。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
吸引人才关键在于
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
南方日报:如何实现材料研究成果有效转移转化?
陈东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或者科技创业失败有三大原因。第一是市场定位错误。技术发明者希望该技术能用到很多领域,但实际上在不同领域,同一技术的市场价值是不一样的,必须找到有重大价值或重大竞争力的产品,才可能成功切入市场。
第二大失败原因是资本的失败,即经费用完后,后续资本跟不上。想要完成资本“接力跑”,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而需要提前介入。这样可以有一批资本来合作、看项目,帮他们梳理市场方向、产品定位,提高对接成功率,同时降低资本风险。
第三个失败原因是团队不适配,也就是团队不能胜任成果转化全过程。目前材料实验室组织科学家学习创业过程,学习工程研发的管理过程,分析风险规避等;另一方面,给每个项目提供专利布局研究的方法,指导他们保护专利技术。如成功地把这些机制建起来,相信今后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南方日报:如何汇聚更多优秀人才?
陈东敏:招聘人才是成败的一个关键。人才资源不足,恰恰是东莞面临的挑战。跟北上广深等地相比,招聘优秀人才难度非常大,所以如何通过一种新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机制把好的人才吸引过来,是需要东莞不断研究的问题。
我相信随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不断完善,周边的科技城及生活配套体系加快建设,这个问题后面会解决,现在我们是走在比较艰难的阶段。
松山湖实验室能不能成为中国未来青年科技人才,找到自己发展方向、找到自己发展前景的平台,这是能不能把人招进来的关键。一堆项目都失败了,那就没人来;但如果项目一个成功走出去了,那些有志青年自然就进来了,因为他要找一个能够发挥技能,发挥才能的平台。引进人才,让人才在这里成长,得到他应有的激励和奖励非常重要。
中创集团董事长舒元:
打通产学研“最后一公里”
需要金融扶持
南方日报:从材料研究到走向市场,中间存在哪些瓶颈?如何突破?
舒元:就国内来看,长期以来产学研合作的“最后一公里”始终很难打通。中国目前投了很多研究经费,这些研究经费在高等院校里面就成为了论文、成为了课题,最终成为了专利,但就是做不成产品,更成不了商品。
为什么呢?因为在一些高新科技企业看来,很多高校的专利在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存在很大风险,一是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二是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只有符合市场规律的技术才能够做强做大。
那么,科研人员能不能自己做企业呢?很难。科学家的优势是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但是科学技术因素在企业当中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你如果没有市场经营的商业思维,企业就发展不起来。另外,没有金融给我们的科技企业装上翅膀,他们想要飞起来也很难。
南方日报:更好培育新材料产业您有何建议?
舒元:培育一个产业就要把相关创新资源都集聚起来,创新资源很大一部分都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这就需要企业充分运用投资机构的金融支持,把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与东莞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将各种优势发挥出来。
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我们科学家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很多都到研究为止,如果真正要实现产业化就要将产业、人才和金融结合起来。我觉得类似这次的高层次、专业化论坛就是很好的对接平台。从这个论坛,企业可以了解到新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专家学者也可以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如果投资机构也愿意支持,这样就有可能将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打通。
宜安科技科研总监李卫荣:
新材料应用
需要企业家有双慧眼
南方日报:新材料应用如何影响企业发展?
李卫荣:材料是国家的战略物资,任何产品都离不开材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转型升级都需要新材料。
我们原来做工业产品,后来转型做医疗机械,就是因为经过和专家学者交流接触,了解到镁合金这种新材料可以在人体内降解,安装到人体内不需要经过二次手术再取出来,于是就开始与专家学者进行镁骨钉方面研发。
目前我们企业共有160多人从事科技研发,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家电企业转型升级为高新科技企业。在非晶合金领域也有较强技术实力,目前可以生产单体200克、300克的非晶合金材料,是同类企业的数倍,未来应用前景广阔,可以用在折叠屏手机转轴等特殊位置。由于我们掌握的新材料技术,企业产品附加值可以提升几十上百倍。
南方日报:新技术往往存在缺陷需改进,而企业倾向于能够稳定量产,如何平衡这对矛盾?
李卫荣:我个人认为中国不缺技术也不缺企业,唯独缺识别技术的企业家,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需要这样的企业家。现在很多企业喜欢短平快,他们希望技术拿来就能用就能赚钱。我们做镁合金骨钉做了十年,现在才拿到中国第一个镁骨钉临床试验批件,我估计顺利的话还需要三年才能拿到注册证,之后才能在市场进行销售。期间我们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和人才,如果没有企业家的情怀和抱负是很难长期坚持下来的。
原载于《南方日报》2019年11月19日第DC02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