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艺术的形式向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9月28日至10月31日,“人民叙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东莞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在岭南美术馆4、5号展厅展出。展览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主办,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岭南画院承办,分为“新生东莞”“潮起东莞”“科技东莞”“品质东莞”四个篇章,用20件作品以独特的当代视角歌颂东莞建设的伟大成就,见证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刻画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艺术家服务时代、服务人民的崇高使命。本报特刊发展出作品,以飨读者!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再出发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开局之年。为充分展示东莞70年来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感受时代变迁、抒发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策划开展了“人民叙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东莞美术创作工程,以艺术的形式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整个美术创作工程历时2年时间。我们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形象,强调“人民叙事”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经过多次论证,我们精选出“东莞解放”“太平手袋厂”“援建映秀”等20个题材。这些题材集中反映了东莞70年来的辉煌历程。艺术家们围绕20个题材深入我市搜集素材、查阅资料、实地采风,把对东莞文化的思考和对精神品格的追求,融汇到艺术表达中,并通过座谈、学术论证等方式对作品进行深度打磨,最终创作出20件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美术作品。
本次展览是“人民叙事”美术创作工程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分为“新生东莞”“潮起东莞”“科技东莞”“品质东莞”四个篇章,涉及国画、油画、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这20件作品以独特的当代视角歌颂了东莞建设的伟大成就,见证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刻画了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艺术家服务时代、服务人民的崇高使命。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希望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珍惜时代机遇,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书写,奋力攀登文艺高峰,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推动东莞文艺事业的繁荣兴盛!
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
2019年9月
“人民叙事”作品展四个篇章内容(接上期)
科技东莞
本篇章主要反映东莞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成果,通过聚焦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平台,折射东莞产业从“制造”向“智造”的华丽转变。
《国之重器》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发的大型科学装置,由中科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选址落户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是东莞近年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想的标志性成果。作品刻画了散裂中子源项目的科技工作者群像。(作者黄泽森,纸本水墨)
《留影》
智能手机是国际制造名城东莞的一张名片。华为终端、OPPO、vivo等千亿级智能手机企业聚集在这里,使东莞生产的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占比接近四分之一。莞产智能手机的发达程度,正是“东莞智造”崛起的真实写照。作品呈现三位科研人员用智能手机拍照留影的情景。(作者林国耀,雕塑)
《梦起松湖》
松山湖高新区自然环境优美,科技共山水一色,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相继落户,被誉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区,是东莞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承载着东莞的未来与梦想。作品描绘了松山湖高新区的优美景色。(作者曾曦,布面油画)
《薪火相传》
近20年光阴里,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从一所普通中专迅速成长为广东省唯一一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创业人才,为东莞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品展现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学生毕业留影时的情景。(作者黄福昌,布面油画)
《蓝图》
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背景下,滨海湾新区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战略节点、东莞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和滨海生态宜居智慧新城的战略定位,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建设成为引领东莞未来30年发展的战略支撑。作品展现滨海湾新区的规划建设场景。(作者甘明智,布面油画)
品质东莞
本篇章着重展示新时期东莞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突出反映东莞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和东莞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
《旧貌换新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东莞的城市内涵和品质也在不断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尤其是中心城区,俨然一副大都市气派。作品反映展览馆内工作人员布展时的场景。(作者叶向明,布面油画)
《圆梦》
从2011年起,东莞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每年资助2000名符合条件的新生代产业工人攻读成人专科及本科,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梦,为后续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奠定基础。作品表现东莞产业工人拿到毕业证书时的喜悦之情。(作者张海鹏,雕塑)
《假日》
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莞先后提出“文化新城”“文化名城”发展战略,大手笔、高标准投入文化建设,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品反映节假日期间东莞市民在玉兰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享受文化大餐时的场景。(作者刘岩石,纸本水墨)
《友善之城》
从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捐资助学的辉叔,到万米高空上的好医生张若愚,再到全城爱心捐助重伤男童小峰的温暖故事,东莞这座城市从来就不缺善举。友善包容的东莞人,用一次次的爱心接力,向外界诠释友善之城的深刻内涵。作品呈现了辉叔助学、张若愚抢救病人、志愿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搭乘免费春运大巴等场景。(作者郑山麓,纸本水墨)
《援建映秀》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震后,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东莞迅速组成援建队伍进驻映秀,历时两年多提前完成灾后对口援建工作,一座全新的映秀在废墟中挺立起来。作品反映灾后重建的映秀镇。(作者张伟,布面油画)
《湾区都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莞市委审时度势,提出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任务和价值追求,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等“六大工程”,力争将东莞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作品集中展现东莞作为湾区都市的繁华与生机。(作者郑山麓,纸本水墨设色)
原载于《东莞日报》2019年9月29日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