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刚刚过去。在文史领域,虽然杨宝霖老先生告别了讲坛,但他以83岁高龄仍然潜心致力于东莞文史的研究,还有刘松泰、林杰、何锐志等人亦躬耕于东莞文史;在美术界,2019年不仅有“时代底色”回顾过去七十年的东莞美术,还有多个重要美术展览展现了东莞当下艺术家们的风采;在影视行业,东莞本土电影《幸福岛味道》登陆全国院线,东莞理工的师生也不遑多让,屡创佳绩。此外还有许多东莞的文艺名家、学子将莞邑文化传播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拓展莞邑文化的影响力。
东莞的文艺名家灿若繁星,人才辈出。他们传承莞邑“文化之道”将其发扬光大,并在各自领域都发挥了旗帜性的作用,促进了东莞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文:龚艺超
文史
传承文脉,文史名家普及莞邑文化
“老朽在电脑键盘上打的字,由《东莞氏族源流》换为《告别诸君》,不禁悲从中来,泪涔涔下。大家多年相处,一旦分离,当然依依不舍。”
现年83岁的东莞文史泰斗杨宝霖于2019年7月27日在莞城图书馆举行了《告别诸君》最后一讲。在《告别诸君》的讲座上,杨宝霖作了简短的告别,表示自己“身体日差”,当于“能告别之时话别”。随后便以自己多年来的数个研究成果为例证,讲述了自己的治学和研究方法。
作为东莞文史界旗帜性的人物,杨宝霖多年致力于东莞文史和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同时还不忘坚持向大众普及莞邑文化。杨宝霖从东莞中学退休之后,1998年在东莞文化服务大楼开办“诗词研习班”,2004年转到东莞博物图书馆,并增开“东莞木鱼书研习班”,2008年受邀在莞城图书馆开办东莞文史系列讲座。23年间杨宝霖共开讲410余场,其间从未间断。
息影讲坛之后,他仍旧孜孜不倦,躬耕于文史研究。12月6日,著名藏书家韦力在东莞举办106期文化周末大讲坛“我的书式生活”前,特意前往杨宝霖家中拜访,期望了解这位东莞文史泰斗的生活和研究状态。
韦力拜访杨宝霖当天,二人就“如何论证东莞话中保留有唐宋之音”、“东莞木鱼歌与过洋乐的区别”以及“如何看待族谱的文史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流当中,杨宝霖身在东莞却对11与8日韦力在北京向国家图书馆无偿捐赠8部稿钞校本古籍数字影像的事情知之甚详,还能够一一细数其所捐赠的藏书。韦力感慨道:“一位八十余岁高龄的文史研究者,却仍然能够保持对新事物的关注,知晓在各地发生的事情。”
回顾整个2019年,除了邀请韦力来莞普及古籍知识,东莞还举行了诸多与文史相关的活动。今年7月,以著名东莞作家刘松泰所出版的《农耕档案——1949—1979东莞农耕史实》为主题的展览“东莞农耕时代文献展”在莞城图书馆举行,展出了刘松泰珍藏多年的东莞农耕文献300多份,还原了东莞最后的农耕时代。在国庆前夕,莞城图书馆联动莞城美术馆,举办了“美的历程——馆藏东莞艺术家书展”,用书籍的形式展现了东莞艺术家的另一面。此后在邓祖颉百年诞辰之际,邓尔雅、黄般若纪念馆举行了“尔雅遗风——邓祖颉百年诞辰书法篆刻纪念展”,展出了由邓祖颉创作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行书等书法作品,还有印屏、印谱、印章与实物资料等共70余件,充分展现其在书法篆刻方面的成就。
美术
承前启后,开启东莞美术新篇章
自岭南画派以来,东莞美术在广东美术,乃至于中国美术之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莞美术翻开了新的一页。70多年来,东莞美术在诸多优秀本土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繁荣与发展。2019年对于东莞美术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
9月14日,在莞城美术馆举行的“时代底色——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作品展”回顾了1949年至2019年东莞美术的发展历程。展览呈现了61位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东莞籍并对中国、广东美术发展中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家,如文字学家容庚、工艺美术界学术泰斗邓白、旅美国画家郑月波等老一辈艺术家,还有在东莞生活对东莞美术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与推动作用的艺术家,如郭同江、黄泽森、陈仲仪、叶向明、周汉标等东莞美术界中流砥柱,以及张蓉、柯茂华、李志国等在全国美展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
《文化周末》报也为此采访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东莞艺术家,来回顾东莞70年的美术发展历程。如长期生活在香港的两位东莞籍现代水墨艺术家王无邪和陈成球;曾在惠州、东莞、深圳等地从事美术工作,见证70年湾区美术发展历程的油画家何炽佳;极具地方性艺术特色与个人风格的国画家郭梅焕与袁赤峰。
2019年,东莞美术不仅回望和梳理了过去的七十年,同时不忘着眼于当下和未来。去年12月28日,莞城美术馆举办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年度提名展2019”,此展览不仅为“中美协水彩年度提名展”迎来了完美收官,同时还发布了《当代水彩》这部重量级的美术丛书,对于当下水彩艺术的发展将起到引领性的作用。
在去年的诸多美术作品展中,呈现了许多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就有来自东莞东华高级中学的美术教师姚崇的水彩作品《带咸味的暖风》系列。不仅如此,此前,姚崇的漆画作品《整装待发》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被评为“进京作品”于2019年12月20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同时也是唯一入选本届“全国美展”的东莞地区美术作品。
2019年许多东莞的美术学子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去年初由东莞文化馆举办的“春之色——2019东莞学子视觉艺术展”中展出了不少东莞优秀美术学子的优秀作品,体现了新生代艺术学生的精彩人生和思想境界。其中易大力、刘嘉铭和赵德翰3位作为莞城代表也参与了这次艺术展,分别展出了自己的油画、水彩画和书法作品,给市民呈现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影视
厚积薄发,东莞影视文化打开新出口
对于许多东莞的影视从业者来说2019年是他们踏入影视行业的第一个十年。十年前的他们带着青涩的作品义无反顾地投身影视行业,十年间他们未曾放弃,持续而稳定地在影视行业发光发热。
在去年11月举行的“第四届影人影视莞邑盛典暨莞城影视文化促进会六周年年会庆典上”,许多东莞优秀影视人才代表分享各自影视作品,以及创作心得。活动创新采用了项目分享会的模式,穆肃、梁伟聪、猫TWO组合、赖雪怡、林建勋等本土影视人共进行了14场影视分享。活动希望借此搭建影视行业沟通的桥梁,汇聚本土影视力量,弘扬优秀影视文化。
近年来东莞影视稳步前进,多年的沉淀和积累也在今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去年12月13日,由东莞本土导演赖学怡执导的电影《幸福岛味道》在全国院线上映。作为一部地道的东莞本土电影,影片不仅展示了东莞石碣的美丽风光,更体现了东莞女性的奋斗自强与东莞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除了导演赖学怡来自东莞本土,包括主演吴嘉亮、袁小斌,副导演阮健恒,制片主任顾洪辉,摄影师梁伟聪,剪辑刘润生,主题曲编曲魏文超等都是东莞本土的影视从业者,大家协同合作共同奉献了这部优秀的电影,诠释了幸福的含义。
除了在院线电影上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外,2019年东莞在影视人才培养上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绩。去年11月2日,在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上,东莞学子洪晓鑫的纪录短片《越战遗殇》获得学生纪录片组一等奖,以指导老师张曼缔名义报送的学生毕业作品《我还在——细菌战后的溃烂人生》获得教师纪录片组三等奖。
近年来,东莞理工传媒系师生作品先后荣获FIRST西宁国际电影展、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四川国际电视节、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等赛事奖项,为东莞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影视人才。
走出去
“艺起来”,拓展东莞文化影响力
去年11月3日,“庆祝祖国华诞·祖国您好 江山如画——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美术与摄影作品展”在北京海淀美术馆(北馆)举办。参展艺术家张群炎、黄泽森、刘岩石、叶向明、李志良、袁赤峰、叶文辉以绘画、摄影作品为主要艺术形式,围绕“祖国您好 江山如画”的策展主题,呈现了7位艺术家近年创作的代表性绘画与摄影精品力作113幅。
此次展览活动为“艺起来——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中的一环。自2016年起,“艺起来——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强化主题性品牌构建,用“艺起来”总体概括和形象表述。扩大文艺名家推广对象在大众层面的知名度,激发与带动代表东莞新生代文艺创作的青年力量,进而启发带动了镇(街)、团体和社会各界“艺起来”。
2019年“文艺名家推广计划”增添了新成员。他们分别是:李志良、李松、谢志伟、李华、袁赤峰、叶文辉、林建勋。7位入选的文艺名家推广对象分别来自长安、松山湖、麻涌、东城、莞城等镇街(园区),分别涉及摄影、音乐、舞蹈、曲艺、美术、影视6个领域。此后在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领导和组织下,将对7位入选的文艺名家推广对象及其作品进行有计划的推广宣传。
去年,“文艺名家推广计划”于4月18日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叶向明油画作品展”,5月14日于影像虎门艺术中心举办“纪念虎门销烟180周年·销烟壮举——刘岩石绘虎门销烟专题美术作品展”,于7月17日在广州289艺术园区举办“筑梦者——叶文辉油画展暨研讨会”等相关推广活动。“文艺名家推广计划”期望促进和鼓励东莞文艺名家推广对象潜心创作,力出精品,发挥在艺术领域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除了活跃在各地的东莞文艺名家,2019年还有许多青年艺术家、学子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文化活动当中,拓展东莞文化的影响力。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联欢晚会上,东莞的小提琴家陈家怡、中央民族大学舞蹈专业学生张雪妍亮相并上台献艺。来自东坑的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刘清儿于去年2月参与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并于去年10月1日于天安门广场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庆祝大会广场中心表演区合唱方阵演唱。此外还有东莞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蒋坤成在第九届“神州唱响”高校联盟声乐展演大赛上,取得了本科美声组一等奖的好成绩。
记者:龚艺超
原载于《南方日报》2020年1月10日WD03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