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中国区)体育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广东科技战“疫”系列报道②

全球战疫正酣,我国紧急向意大利支援10万份连花清瘟胶囊。

这一中成药从实验室直达战疫一线,纳入国家诊疗方案、走红西方国家,广东科学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子峰研究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具有抗新冠病毒活性。

科技是战胜疫病的决定性力量。

战疫以来,广东科学家形成价值共识、重视源头创新,实现“政产学研医检”的大协作大联合大团队,加速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把核心科研成果应用到临床救治,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价值共识▶▷将科研论文写在战疫一线

疫情伊始,首批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审批的4项检测试剂盒中,广东华大基因和达安基因就各占一项。至今,广东获批的6个检测试剂盒累计生产2140余万人份,其中向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了800多万人份。

时间就是生命,科技就是利器。

17年前,非典来势汹汹。广东科学家与病毒发生了“遭遇战”,积累了丰富经验。

“非典让我们意识到,科研成果要尽快转化,第一时间用到临床救治上。”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教授周荣说,他和团队研发的隔离病床、隔离诊台等产品快速通过省药监局的论证评审,于1月22日获准应用于疫情防控,已在广东、江苏、海南等多地投入实战。

17年后,新冠肺炎悄然出现。广东科学家迅速反应,潜心科研、扎实攻关,将科研论文写在战疫一线。

“我愿用职业生涯和科研信誉作保证!”疫情一发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主任徐涛与成员签订责任状,要求不发论文、不求利益,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新冠肺炎的攻关任务上来。

两个月来,该实验室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合作开展“氯喹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应急攻关项目,取得良好效果,有效应用于临床救治一线;又联合研发AI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诊断准确率高于90%。

广东科学家有不计个人得失,如何体现科研成果?专家共识体现了推动科研成果尽快应用到抗疫一线的“广东智慧”。

“新冠肺炎尚无特效药,磷酸氯喹可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广东‘肺炎1号方’可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改善临床症状”……战疫以来,多个科研成果以专家共识的形式快速发布,应用到临床救治一线,成效显著。

面对新冠肺炎这种突发传染性疾病,科技抗疫要做到科学救治、精准施策。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科研攻关组组长、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说,专家共识能够保障最新科研成果应用到抗疫一线的有效方式。

分秒必争、不计得失,这是广东科学家的战疫价值观。

源头创新▶▷高水平突击队彰显硬实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为中央空调、家用空调都戴上‘N95口罩’。”广东工业大学教授陈新介绍,通过校企合作,其团队研发出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批量生产设备以及医用口罩纳米纤维滤膜,该膜的细菌过滤效率大于95%。

广东省实验室、高水平研究院和高水平大学集聚了头部科研资源,对标国内外最好最高最优标准,组成一支支科研攻关“突击队”,在源头创新中充分发挥“尖刀”作用。

深圳鹏城实验室紧急免费开放鹏城云脑的AI算力资源,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优势参与新冠病毒感染机制研究。

惠州先进能源省实验室开展重离子膜口罩应用研究,开发出可反复清洗和高温消毒的民用防护口罩。

“广东源头创新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省科技厅副厅长龚国平说,目前省内有40余家各类实验室参与科研应急攻关,在临床救治、诊断试剂盒研发等等领域取得30余项重要成果。

发挥毗邻港澳、联通世界的优势,广东正在引领全球科研力量,向疫情发起“冲锋”。

“病原分布主要集中在痰液、粪便、肛拭子、咽拭子和鼻拭子。”粤港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管轶团队协助汕头两家定点医院开展样本采集及检测,以结果指导疫情防控。

珠海澳门科技大学科技研究院刘良院士团队发现“老药”正清风痛宁能显著减轻小鼠模型的肺纤维化,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向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还与美国哈佛大学专家合作成立新冠肺炎科研攻坚小组,共同探索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新冠肺炎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之间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联防联控战胜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说。

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这是广东科学家的战疫行动。

链条支撑▶▷政产学研医检同向而行

许多广东制造的科创“利器”,正在抗疫一线发挥重要作用。

华大基因牵头建设的武汉“火眼”实验室投入运行,并成功复制到深圳、天津、长沙等地,完成52万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

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和东莞增材制造与智能制造研究院用3D打印技术破解生产难题,研制出一批应急全封闭护目镜,已向广东、湖北的一线定点收治医院和政府、社区等捐赠1000套。

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科学家高速反应的背后是政、产、学、研、医、检一体化的高效合作链条。这一机制加速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催生一大批应用型的科研成果。

防护用品是打赢防疫战的重要装备。

广东口罩生产设备领域的专利申请总量位居全国首位,达208件,约占全国专利申请量的26%。隔离医疗器械设备产业专利申请量远超全国其他省份,红外体温检测仪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

药物是战疫最关键的“子弹”。

省名中医、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教授谭行华研发中药制剂“肺炎1号方”,并提交审批申报材料。一周后,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使用,“肺炎1号方”从佛山药厂调剂发往全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临床使用。

疫苗是战胜新冠肺炎的根本。

广东研究机构和企业并行开展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三个方面的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mRNA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进入动物攻毒保护试验。

不同的路径、不同的成果,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击退病魔、全面复工复产提供可靠保障。广东还出台系列暖心举措,发挥“指挥棒”效应,激发全链条澎湃动力——

科技惠企17条措施,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紧急启动3批130多项科技攻关项目,省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87亿元;创新券专项资金翻倍,实现全程线上操作;推动184家孵化器对企业减免租金超1.3亿元;组建科普服务队为数百家高新技术企业送服务、强科普、解难题,帮助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五指攥成拳头才有劲。”王瑞军说,广东科技战疫没有单打独斗,而是采取大联合、大协作、大团队的方式,把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力量集合起来,通过打这场硬仗,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

战疫到了吃劲的关键时刻,广东科学家加速同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

记者:吴少敏 钟哲

原载于《南方日报》2020年3月26日A02版

原文链接

上一篇:【南方日报】26所高校斩获110项广东科技奖

下一篇:【南方日报】“志愿红”坚守战疫 用心守护一座城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