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雨唤惊雷,三月迎新风。志愿者罗妙玲和往日一样,一早来到社区检测点,今天的她又下意识撩头发,忘记自己为了方便已剪去了长发。“张姨这么早就出门,记得戴好口罩。”“是啊,辛苦小罗。”和谐的一幕传递了爱与暖,志愿者的身上也散发着光与热。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身穿各色马甲的志愿者出现在梅州的大街小巷,他们积极响应号召,防疫宣传、统计数据、走访排查、防控值守、分发物资、主动捐款……将自己的力所能及汇聚成一股坚韧友爱的力量。
截至目前,梅州市开展防疫志愿服务超2000场,参与志愿者超3万人次,志愿者疫情防控服务时长近20万小时,服务群众过百万,筹集善款和捐赠物资价值超350万元。此外,还有许多志愿者尚未登记就已投身防疫一线。风雨兼程路,共抗疫情时,他们站出来、报了名、上了岗,贡献了一份力量,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支生力军。
一呼百应
同心参与防疫志愿服务
“参加防疫活动、剪头发都是我自愿的,从1月25日开始,就有不少志愿者加入到摸查工作的队伍。”罗妙玲聊起志愿服务,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疲惫一扫而光,而此时的她已经工作近12个小时。
罗妙玲是一名党员,也是大埔万川爱心协会的一名志愿者。她深知摸查工作的重要性,便把家里的老人孩子都交给了亲友照顾,自己冲到了疫情防控一线,主动认领任务,做好防疫志愿服务。
每逢大事,总能见到志愿者的影子,志愿服务从不曾缺席。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梅州的志愿者挺身而出,彰显了这座城市的文明形象。
“团梅州市委员会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疫情工作协调小组,制定详细方案,动员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投身防疫工作,同时下发通知和倡议书。”梅州市志愿者联合会秘书长黄卓藩说,周密精准的部署,确保了全市志愿服务“一盘棋”。
倡议一出,一呼百应。“我是一名青年党员,我带头!”“我是一名青年民警,愿意出一份力。”……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听说要从市县公安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人员支援一线防疫工作,纷纷踊跃报名。出入境管理支队的肖春雁就是志愿者服务队中一名代表。
一个多月来,肖春雁每天要爬70多层楼,走访120多户住户,一天下来差不多2万步。原来,她服务的是无小区居民楼,开展防疫摸排工作只能逐层楼逐家去敲门,但她毫无怨言,反倒笑着说:“我已经连续多日位居朋友圈‘微信运动’步数第一名啦!”
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这是志愿者身上的显著特质。据介绍,参与防疫志愿服务的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当中有警察、商人、教师、退伍老兵、返乡大学生。根据“i志愿”系统显示,疫情发生以来,梅州新增注册了3000多名志愿者。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梅州市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超过2000场,参与志愿者超3万人次。这3万人次是根据“i志愿”系统统计的,在梅州,还有很多尚未注册但已经在一线服务的志愿者,这部分数据暂时还无法统计。
面对此次疫情,团市委要求在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落实上岗服务志愿者的防护措施。“志愿者岗位按照就近原则安排,上岗前以及日常都会对志愿者进行线上培训,为他们准备防护装备保障志愿者们的安全。”黄卓藩说,截至目前,梅州没有一名志愿者感染新冠肺炎,没有一份专项保险被触发,实现安全“零事故”。
双向发力
实现城乡志愿服务全覆盖
在梅县区程江镇大新路两旁七个小区大门前,都有穿着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格外显眼。
“我与梅州市嘉城义工协会的曾雄辉会长组织了32名志愿者坚守社区一线,协助程江镇居委会、小区物业,做好宣传、排查、登记等工作。”梅县区南口镇中心小学教师张满仪说,志愿者响应号召,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当好“守门员”。
张满仪等志愿者是社区防疫志愿服务的缩影。自疫情发生以来,梅州市的社区涌现了一批积极投身于防疫工作的志愿者,他们始终在疫情中坚守小区门岗要道,入网、入格、入家庭,织密网格、做实排查,打通基层防控“最后一公里”。
不仅在社区,在乡村也同样活跃着一支支志愿者队伍。
笔者在五华县龙村镇登畲村看到,48岁的山区农民温新聪正拿着厚厚一叠宣传单从打印店里走出来。他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自己掏钱复印《疫情防控78字宣传单》。复印后,他返回家中叫上了儿女,一起派发宣传单。
自2017年成为志愿者以来,温新聪一直热心志愿公益事业。这一次,他发动一批志愿者踊跃报名,自愿参加疫情防控阻击战,配合各村(居)委一线检查登记、测量体温等工作,奔跑在防疫一线。
据黄卓藩介绍,各县(市、区)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在当地团组织的组织协调下,深入社区、村社、集中隔离酒店、超市、市场、公园、高速路口、人流量大的街道村道等场所,扎实做好重点人员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到一周时间,志愿服务实现了城乡全覆盖,社区、乡镇双向发力,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面对疫情大考,志愿者们挺身而出,“志愿红”遍布城乡,成为这座城市的靓丽风景。他们还化身“多面手”,真正扮演了“守门人”“管理员”“宣传员”“跑腿王”“保健员”等角色,与民众之间搭起了友爱桥梁。
“广东好人”、江南壹家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章蔓桦也出现在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年初四,章蔓桦接到返回工作岗位的来电,放下电话,她与家人道别后就马上从家乡赶回梅城,第一时间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
章蔓桦是“宣传员”,每天拉着流动音响,走街串巷,进小区、进市场,让手中的“小喇叭”成为一个流动的疫情防控宣传阵地。
她又是“跑腿王”,当她了解到有社区居家隔离对象不便外出采购生活物资,她与社工同事商议后就发起“菜篮子”小助手便民服务,为隔离人员提供“物需帮购,饮食帮跑,恐慌帮疏”等暖心服务。
元宵节当晚,章蔓桦接到一个隔离对象来电。“你好,章社工,我正在居家隔离不能外出。能麻烦你帮我买两包汤圆吗?”“好,您稍等,我马上来。”接完电话后,章蔓桦立刻到超市买了几包汤圆送到隔离对象的家门口。
“我们不仅要守住社区的大门,更要关注这些特殊群体,他们没有了顾虑,才能安心宅家。”章蔓桦说。
倾情暖心
组成社区防疫“螺丝钉”
“这次的防疫志愿服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年轻人,我从年轻一代的身上看到了新生力量。”黄卓藩说,正是因为这样的代际传递,社会发展才得以生生不息。
爱心,在年轻的面庞下汇聚。团市委发布青年防疫志愿者招募通知后,超过2000人报名,最终招募了1200名青年防疫志愿者,每天安排200余名在全市超120个社区(村)开展防疫志愿服务。在参与志愿者3万人次里面,青年的比例占到65%以上。
梅州各县(市、区)均组织了青年战疫志愿突击队,用青春与担当筑起最温暖的志愿防线。他们当中有不少返乡大学生,他们穿上马甲,一张张面孔虽稍显稚嫩,一双双眼睛却坚定认真,凭一股激情,为城市注入温暖。
年轻一代体现出的激情,是志愿者的特质之一,除此以外,他们还拥有“热情”和“感情”。
在梅江区,20位理发师志愿者发挥自身专长,为防控一线工作者免费剪发,帮助他们解决“头等大事”,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轻装”上阵。
梅州市无偿献血促进会组织13个社团200余名党员群众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志愿者无偿献血超5万毫升,缓解了疫情期间梅州市的用血紧张。
团蕉岭县委联合蕉岭同心社工开通了24小时防疫心理咨询热线,组织专业心理咨询团队为广大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线上服务,为人民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大埔县万川爱心协会会长丘牡香将1500箱柚果捐给湖北一线,同时发动捐款,四处购买防护物资捐赠给一线工作人员和福利院老人、儿童……
截至目前,梅州全市志愿者筹集疫情防控爱心善款150多万元,捐赠物资价值超过200万元。
社会各界的热情善举,汇聚一股大爱无疆的暖流。“从我家阳台就能看到小区大门,每天我都能看到志愿者,他们穿着马甲很显眼,他们很辛苦,不惧艰险、不计回报,每天坚守岗位。”家住兴华花园的居民陈女士说,她每天起床就看到志愿者在岗,晚上准备睡觉时,志愿者还在坚守。
如今,志愿者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能给社会带来安全感,“有问题找红马甲”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每位志愿者都是一根普通的螺丝钉,他们拧得牢、拧得靠,拧紧了梅州疫情防控战线。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今天的梅州,从城区到农村,从大街到小巷,到处可见穿着马甲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梅州,凝聚起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默默发光发热。当问及他们为什么想当志愿者,他们总会说:“因为喜欢这个城市,愿意让它变得更好。”
■“疫线”力量
“90后”和“00后”:
我们是能担当的一代
“90后”和“00后”在父母眼中可能还是孩子,但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年轻的身姿格外抢眼。
在梅州的各个防疫临时检测点上,到处有“90后”和“00后”活跃的身影,他们在基层一线积极投入工作。以梅江区西郊街道为例,目前在册志愿者中青年志愿者占比达到49%。他们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担起责任。口罩虽然遮住了他们稚气的脸庞,但他们露出的双眸却是那般坚定。
不大的年纪,有十足的担当。2020年的冬末春初,防疫成为了他们的成人礼,赋予了“90后”“00后”特殊的意义,他们不负众望,让青春热血在战疫一线闪光。
“00后”新生学警:全家齐上阵
今年19岁的罗乔夫是标准的“00后”,目前就读于广东警官学院,在这场战疫中,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防疫志愿者。
“你好,我们需要测量体温,请您配合。”在梅江区西郊街道辅庭路防疫临时检测点,罗乔夫熟练地用左手拦停汽车,右手拿着电子体温计对驾驶员进行测量。
自疫情发生以来,各街道积极开展防疫工作,严格管理出入口,每个重要路口都有临时卡点。罗乔夫的工作便是对来往人员车辆进行检查、登记、测量体温。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参加此类活动。罗乔夫告诉笔者,他今年参加过春运安保,回梅时,正是疫情形势开始变得严峻的时候。“人民警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的父亲也是一名警察,母亲则是梅州市人民医院的医生,父母整个春节期间都坚守岗位、冲锋一线。”罗乔夫说,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一直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参加了志愿者活动。
问及感受时,他眼神坚定说:“虽然我是‘00后’,但如今各个年龄段都冲锋一线,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也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分担一份辛劳,担起一份责任。”
“90后”邻里好友:携手守大门
在梅江区江南街道的一座老旧小区内,志愿者丘洁萍和林宇锋正在对来往的住户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他们不只是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战友”,还是邻里好友。
1998年出生的丘洁萍和林宇锋分别就读于嘉应学院与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虽然当防疫志愿者的时间不长,但两人却是拥有102个小时服务时长的“老志愿者”。这次,两人也是相约报名战疫。
“我们所在的检测点是老旧小区,人员构成比较简单。虽然也会遇到不配合的小插曲,但大家都理解是为了彼此的安全。”这是丘洁萍对这几天志愿服务的总结。林宇锋谈及参加此次活动的初衷,他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一直都想做些什么,虽然是学校的志愿者,但爱心与真诚没有界线,能帮一点是一点。
这群年轻人的爱心行为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与工作人员的点赞,丘洁萍的母亲李女士表示,她看到了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担当,“孩子们虽然还是大学生,但也应该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担当起对社会的责任。”
“这些年轻人参与时间或许并不长,做的也只是测体温、登记信息与防疫宣传等简单工作,但却是对基层有效的防疫举措。他们主动走上一线,不仅树立了现代青年的榜样,更传递出了满满的正能量。”西郊街道民政办负责人廖瑞莲说。
记者: 汪思婷
原载于《南方日报》2020年3月25日MC03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