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肖亚非同志作题为《立足“双万”新起点 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 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报告,回顾东莞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绘就东莞未来五年发展宏伟蓝图。
报告全文约1.8万字,由五年接续奋斗,东莞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奋力推动东莞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争先进位、走在前列;坚持培育壮大新动能,努力实现经济在万亿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等五个篇章组成。报告既有思想性、战略性,也有指导性、操作性;既回顾了过去五年东莞的工作成绩,也阐明了东莞面向未来的理论基础、目标指向和实践路径。
报告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聚焦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坚持制造业立市的传承和发展。立足“双万”新起点和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是东莞未来五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有利于全市上下凝聚更广泛共识,找准未来五年发展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努力实现经济在万亿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双万”
过去五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000亿、8000亿、9000亿三大台阶,初步预计2021年突破万亿元大关;五年新增常住人口超220万人,正式跨入千万人口特大城市行列
成绩
东莞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起点
报告用“五年接续奋斗,东莞经济社会迈上新起点”肯定过去五年的工作,从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创新发展实现大突破、城市品质实现大提升、民生福祉实现大改善等四个方面总体概括过去五年的发展亮点。同时,从全面从严治党得到显著性增强、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性进展、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显著性突破、产业发展优势得到显著性巩固、城市品质内涵实现显著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显著性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性进步等七个角度,客观总结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
过去五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000亿、8000亿、9000亿三大台阶,初步预计2021年突破万亿元大关;五年新增常住人口超220万人,正式跨入千万人口特大城市行列;R&D占比提升至3.54%,排名全省第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7387家,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力挺进全国城市20强、地级市第三;中心城区首位度明显提高,魅力小城和美丽乡村建设串珠成链,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改善,水污染治理取得重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明显好转;市财政民生建设支出占比达7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5%;首获并成功蝉联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连续五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市“六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五年来,东莞全面从严治党得到显著性增强,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性进展,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显著性突破,产业发展优势得到显著性巩固,城市品质内涵实现显著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显著性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性进步。
历程
成绩是“争”“抢”“拼”回来的
五年奋斗历程,值得铭记。报告指出,这五年的成绩,是坚持斗争、克服重重挑战“争”回来的,是积极作为、抢抓重大机遇“抢”回来的,是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拼”回来的。
面对严峻复杂形势,我们始终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战略定力,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迈过一道又一道坎,顶住一波又一波冲击,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逆势而行、稳中向优。
面对“双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我们主动谋划、乘势而上,积极对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切实把重大机遇转化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持续动力,转化为聚集高端资源要素的竞争优势。
面临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人员无惧挑战、冲锋在前,广大企业坚定信心、扎根发展,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各行各业都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倾力奉献,汇聚起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有力。
形势
新动能亟需培育壮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东莞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报告提出,我们必须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看待“危”和“机”,准确把握当前的阶段性特征。
报告提出,东莞将进入动能转换爬坡过坎期、社会治理重要转型期和深化改革集中攻坚期,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和支柱产业受打压的态势仍将持续,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创新能级有待提升,新动能亟需培育壮大;最大隐忧在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更趋紧约束,又叠加“双碳”背景下的能耗压力,绿色发展任重道远;最大短板在于城市综合环境仍需大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均衡优质,对高端项目、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强,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还需要下更大功夫;最大考验在于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特别是视野、进取心和专业能力尚未完全适应新形势,党的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基层执行力有待增强等。
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加快解决这些问题,突破“自我设限”的传统思维,克服“按部就班”的守成心态,发扬东莞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群雄竞逐、百舸争流中抢占先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不断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和活力。
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是东莞在现代化新征程中争先进位的必由之路,是东莞与大湾区城市实现错位发展的最佳策略,是东莞厚植自身高质量发展优势的根本依托
“双聚焦”
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一路筚路蓝缕、一路披荆斩棘,抓住了每一轮产业机遇,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形成了初步的创新优势,逐步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发展成为国际制造名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已经成为东莞城市特色。
报告提出,在新起点上,东莞要继续走在前列,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固根本、扬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是东莞在现代化新征程中争先进位的必由之路,是东莞与大湾区城市实现错位发展的最佳策略,是东莞厚植自身高质量发展优势的根本依托。只有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才能率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只有始终坚守制造业发展的底色和优势,才能与大湾区兄弟城市成为“最佳伙伴”“最佳搭档”。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的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是东莞抵御风险、安身立命的必然选择,是东莞抢抓风口、稳中求进的最大底气,是东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
未来五年发展六个主要目标
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今后五年,东莞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前列,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形成强大动能,城市综合环境达到国际一流湾区标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围绕如何实现五年发展目标,报告也明确了任务。
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水乡功能区、银瓶合作创新区等四大战略平台要勇当先锋、挑起大梁,成为引领全市发展的重大引擎。南部九镇要率先发展、引领发展,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的样板,五年后GDP总量要占全市的40%。各镇街都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跑马突围、赛龙夺锦,力争五年内形成2个GDP千亿镇街、3个以上800亿镇街、5个以上500亿镇街的先行发展序列,其他镇街也要力争五年内发展规模和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
“双聚焦”,东莞底气何在
党代会主题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有什么样的“底层逻辑”,其对于东莞未来五年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首先,从大背景看,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主题主线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呼应时代的要求。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的赶考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寄望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省委要求东莞在全省大局中承担更大责任,当好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名片和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非常符合东莞今后五年建设发展定位,体现了我们东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总书记、党中央提出的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目标完全一致。
其次,报告主题定位很准,且“莞味”十足,让人眼前一亮,一下子就记住了。从东莞自身来看,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东莞迈上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新起点,必须以新的格局、新的追求,谋划推动新一轮发展,拿出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敢闯新路的勇气锐气、争创一流的进取之心,奋力推动东莞在新征程中争先进位、走在前列。
可以说,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是东莞在现代化新征程中争先进位的必由之路,是东莞与大湾区城市实现错位发展的最佳策略,是东莞厚植自身高质量发展优势的根本依托。
“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不是东莞凭空就喊出来的,它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与东莞过去的发展一脉相承。都体现出东莞对于制造业的孜孜以求和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体现了一种传承和发展。
未来城市的竞争能力,重点就是高新技术的竞争。一个地级市拥有738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甚至比一些省份的数量还多,是很多万亿GDP城市羡慕东莞之处,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活力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这是东莞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东莞制造业配套齐全、发展韧劲足、创新动力强,是东莞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与底气所在。
“双实现”
坚持培育壮大新动能,努力实现经济在万亿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报告提出,要坚持培育壮大新动能,努力实现经济在万亿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如何实现这两个目标?报告提出了具体行动纲领,未来五年,东莞将加快打造大湾区7个“新高地”。
科技创新新高地
以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统领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创新是引领。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东莞,已经迎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等重大机遇。报告提出,以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统筹,着力强化科研平台支撑,着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着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着力激发创新创业创富活力,加快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新高地。
东莞的科技创新有基础,特别是松山湖经过20年发展,实现从“园”到“城”的华丽蝶变。围绕着力强化科研平台支撑,报告提出,举全市之力建设松山湖科学城,打造更多大装置、大平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加快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争取国家级科技奖实现零的突破。
在去年底的东莞松山湖建园20周年“改革、创新、再出发”大会上,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情况首次发布介绍,多个重大产业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一系列重点项目及合作得到推进。推动这些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也出现在报告中。
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很关键。报告提出,围绕产业强链补链拓链,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支撑龙头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联合体,形成一批解决制造业“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成果。大力发展中试验证、检测认证、知识产权运营等科技服务,推动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如何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报告提出,要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企业”发展梯队,支持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健全企业研发投入补助机制。2021年,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7387家,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未来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计划,并力争培育瞪羚企业1000家,百强创新型企业100家。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柯海波说,东莞具有良好的先进制造技术基础,希望在此尝试采用激光、热塑等手段,提升非晶的形成能力,突破结构性应用上的瓶颈问题。同时希望研究成果能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推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先进制造新高地
纵深推进产业发展“五大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成为国际制造名城。迈上新征程,东莞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产业立市的“根”和“魂”,纵深推进产业立新柱“一号工程”、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工程、重点企业培育工程、招商引资突破工程、土地空间连片拓展工程,加快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新高地。
去年2月,东莞召开动员会,布局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报告提出,要坚持把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作为“一号工程”,立足当前基础优势,面向未来全力抢占关键战略材料、高端医疗设备等产业制高点,实现五年后基地产值超3000亿元。
数字经济是新风口。报告提出,要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积极创建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打造一批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型工业软件等领域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标志性项目。支持传统产业依托数字经济深度转型,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目前,东莞有79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排名全省第二。上市企业总量达66家。未来五年,东莞将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工程,集成政策,倾斜资源,做大做强重点企业梯队。支持领航企业、骨干企业稳定发展,实施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孕育行动,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并健全优质潜力企业发现培育机制,全力推进企业上市发展“鲲鹏计划”。
在投资方面,报告提出,开展高质量产业招商三年行动,力争实现3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镇街全覆盖。市投资促进局局长陈顺娇说,将实施龙头企业领航计划、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外商投资提速计划、增资扩产强基计划、产业平台提质计划,强化关键要素资源保障,不断提升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报告提出,必须把拓展空间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前途命运的重中之重来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敢于打破常规整合连片土地。实施连片土地统筹、产业空间更新、低效用地处置三大行动,力争三年内整备4片2000亩以上、6片700亩以上连片土地,形成一批连片“标准地”。去年12月9日,全市镇村工业园改造工作现场会召开,公布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头雁计划”首批16个单元清单,吹响了更高水平推动镇村工业园改造升级的号角。
市党代表、麻涌镇党委书记谭叙棉表示,在东莞首批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中,麻涌同时拥有东莞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和东莞新能源产业基地两大基地,未来将从狠抓科技创新、新动能培育、先进制造等三方面发力,精准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兴产业。
人才集聚新高地
吹响“是人才,进莞来”引才号角
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需要人才支撑。竞跑“双万”新赛道,东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
在2021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期间,东莞正式启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领军人才东莞创新驱动中心,解读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等政策文件,吹响“是人才、进莞来”引才号角。
报告提出,以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实施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广泛汇聚科技、产业、医疗、教育、文化等各领域优秀人才,力争三年内面向全球招揽引进10个战略科学家团队,引育400名博士专业人才、1000名领军人才、6万名硕士以上创新人才和50万名本科学历人才,五年内争取本土院士实现零的突破。同时,实施“技能人才之都”建设2.0版,三年推动100万名劳动者提升学历能力素质。
同时,东莞将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营造浓厚尊才爱才氛围。加快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高水平建设等,推动企业努力建设更多重点实验室、博士和博士后工作站、技师工作站等人才培养平台。完善人才“引育用留管”制度安排,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筹集保障性住房15万套,全面加强人才子女读书、医疗健康等服务保障,形成人才放心工作、安心创业、舒心生活的良好氛围。
体制机制新高地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东莞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改革开放始终是关键一招。报告提出,以改革开放再出发为牵引,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扩大双向开放优势,加快打造大湾区体制机制新高地。
在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深入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深度融入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全面深化与广州、深圳都市圈的融合发展,加强重大平台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一体联动发展。
近年来,东莞推进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不断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未来,东莞将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大力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空间拓展等领域谋划推动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
民营经济是东莞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报告提出,必须健全支撑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全力支持企业扎根东莞、做大做强。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擦亮“莞商”招牌。同时,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力争2023年实现国企总资产过万亿。
东莞是外贸大市、外贸强市。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东莞将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增创外资外贸新优势,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枢纽城市,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积极构建高效畅通的现代物流体系,深入实施出口产品转内销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快促进消费升级,创新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
随着人口突破千万,东莞成为特大城市。要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东莞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让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都能够在东莞实现个人价值、成就人生精彩。
在东莞居住生活,首先当然希望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报告提出,以深度城市化为方向,全方位优化城市功能格局,全域提升城市特色品质,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打造大湾区综合环境新高地。
东莞将完善“三心三副多节点”的城市功能布局。加快交通强市建设,推进城市轨道、城际轨道、高快速路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的绿色低碳交通,综合施策治理拥堵和停车难题。秉承“面上显风貌、线上有特色、点上出精品”的理念,塑造“都市核心区现代化、生活社区品质化、产业园区集约化、乡村地区特色化”的城乡空间肌理。深耕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商务区、“三江六岸”滨水空间、黄旗南T型生态轴等重点片区建设。强化都市核心区城市设计,高标准推进轨道TOD综合开发。强化生活社区标准化建设,整体提升服务配套与环境品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东江、东引运河、石马河、寒溪河等流域的滨水空间和景观塑造。
对于文化强市建设,在报告中有专门的一段话。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发展“十大工程”,高标准打造一批文化新地标。打好文化惠民“组合拳”。积极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高水平打造“东莞记忆”示范项目。抓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壮大动漫游戏、潮流玩具等文化产业。加强城市形象塑造和宣传,擦亮虎门销烟、东纵抗日、篮球城市等名片。持续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新时代东莞城市精神大讨论,营造“我与东莞共成长”浓厚氛围,提升千万人家园意识,致力打造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梦想之城、成长之城。
“我们努力打造‘四张名片’,推动‘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开拓新局面。”市党代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司琪说。这四张名片是红色文化名片、岭南文化名片、都市文化名片和篮球文化名片。
综合环境新高地
以深度城市化为方向
和谐善治新高地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东莞人口结构特殊,基层治理一直是困扰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东莞进入千万人口特大城市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报告提出,以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强化党建全面引领基层治理,优化提升社会治理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打造大湾区和谐善治新高地。
实施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和作用提升工程,探索建设“红色物业”,推动党组织进一步向住宅小区、商圈、楼宇等社会细胞单元延伸。开展村(社区)党员干部包片联户工作,实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菜单”服务模式。加快实行“多元合一”综合网格,推动部门力量下沉,实现“部门千条线、网格责任田”。完善12345热线快速响应机制。开展“平安细胞”创建,三年内创建1000个平安住宅小区、10000家平安企业、10万栋平安出租屋,五年内实现平安镇村创建全覆盖。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持续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大力强化食品、药品、网络等领域安全监管,系统防范化解金融等各领域风险。
民生幸福新高地
加快补齐“民生五个位”短板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东莞如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报告提出,以千万人口福祉改善为根本,全力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织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大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用心用情抓好对外帮扶,加快打造大湾区民生幸福新高地。
东莞将加快补齐“民生五个位”短板,力争新增公办学位31万个、养老床位1500张、医疗床位8200张、就业岗位44万个、停车位30万个。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莞邑良师”计划。全面推进健康东莞建设,建设省内一流的市镇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三孩生育养育政策配套,构建养老托育服务体系。
市党代表、市教育局局长叶淦奎表示,教育支出占东莞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多年来稳定在20%以上,位列全市各项支出第一。迈上新征程,市教育局将聚焦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实现在落实“双减”上突破,在公办学位供给上突破,在锻造“莞邑良师”上突破,在服务改革上突破,在完善治理体系上突破,跑出教育加速度。
在基本民生方面,东莞将优化“民生大莞家”服务机制,不断扩大社保覆盖范围,进一步探索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形成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定不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筹建各类住房50万套。
记者:林朝丰 李金健 张华桥
原载于《东莞日报》2022年1月6日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