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灾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天气寒冷,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左右,高原救灾人员容易疲劳。我校心系灾区,送“氧”上玉树。
4月19日晚十点多,我校清洁生产科技中心接到解放军某部关于征用制氧机的紧急通知,要求将我校清洁生产科技中心的制氧机送往玉树地震灾区,支援灾区救灾人员的氧气供给。该制氧机目前用于我校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与市区污水处理厂、北大先锋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高效、低耗的敞开式微气泡富氧曝气活性污泥废水处理工艺” 产学研中试示范项目。该制氧机每小时可产生50立方米的纯氧气,氧气纯度达到90%,每天可工作20个小时,即每天可供给1000立方米的纯氧气,可同时满足250人吸氧需求。
接到通知后,我校清洁生产科技中心高度重视,立即与合作单位取得联系,并达成共识, 紧急中断项目,并于20日,由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主任刘治猛教授亲自到东莞市市区污水处理厂监督设备装运过程,当晚九点多启程运往陕西宝鸡,再从宝鸡运往青海玉树。刘治猛表示:“我们要急灾区所急,要把灾区的需要放在首位,我们停止中试示范研究,能为救灾官兵减轻高原反应,尽快恢复体能,为玉树抗震救灾出力是我们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