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热潮澎湃。12月20日,广东省政府正式发布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东莞作为深圳都市圈的两大副中心之一,将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之都。东莞还将深度融入深莞穗发展轴、深莞惠河发展轴、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轴。
深圳都市圈定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先锋典范、开放包容的世界窗口,将带来更充分的经济潜能释放、更丰沛的要素流动、更开放的生产生活空间。
进入新发展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近年来,东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此次《规划》落槌定音,将进一步加快东莞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为城市能级提升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动能。
撰文:龚菊 郭文君
策划:郭文君
定位升格,圈定“副中心”
何以成圈?如果将不同能级的城市比作一座金字塔,如今站在塔尖上的,已不是单个城市,而是一个个城市联合体。
《规划》描绘了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蓝图”。由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成的深圳都市圈,土地面积约16273平方公里,2022年常住人口3415万人。展望未来,深圳都市圈将形成“一主两副一极四轴”总体发展布局,加速形成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协同联动的发展态势。
城市竞合视角下,东莞以副中心身份“入圈”,将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在深圳的高科技创新引领、高标准市场经济辐射、高开放标准的带动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形成强劲的新竞争优势。
按照《规划》,东莞副中心将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打造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都市核心区,推动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水乡功能区、银瓶合作创新区四大战略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之都。
向内添把火,也向外辐射。在深圳都市圈“四轴”支撑的区域空间骨架中,东莞将重点加入深莞穗发展轴、深莞惠河发展轴、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轴,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韧性,助力轴带支撑。
具体来看,在深莞穗发展轴上,以深圳为核心,依托莞深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这条联通深莞穗的中部创新发展轴将加速成型。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水乡新城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将进一步提速,赋能“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实施。
在深莞惠河发展轴上,以深圳为“龙头”,东莞与惠州、河源将进一步联通,共同构建东北部产业发展轴,发力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打造深莞惠科技产业走廊,东莞银瓶合作创新区、东部工业园开发建设也将按下“加速键”。
深圳都市圈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下的联动发展。根据《规划》,东莞滨海湾新区、前海片区、中山翠亨新区将联动“牵手”,助力实现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
产业升级,向“新”向海洋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东莞通过承接深圳产业、人口、资本等要素外溢,逐步形成总部在深圳、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在东莞的双城协同发展格局,这也为深圳都市圈构建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提供了支撑。
融入深圳都市圈,东莞向“新”而行,将为自身带来难得的发展空间。《规划》提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东莞松山湖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原始创新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松山湖科学城将驶入“快车道”,滨海湾新区、水乡新城、银瓶合作创新区等创新平台也将加强协同发展,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等大科学装置即将启动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也将加入都市圈高水平实验室集群,进一步提升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内功”,强化都市圈原始创新能力。
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牵引科技创新。《规划》提出深圳都市圈将联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都市圈内重点布局的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智能装备、高端智能硬件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新材料、氢能、高效储能等新兴产业,也是东莞的优势产业及近年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入圈”后,一方面,东莞强大的制造业优势将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肥沃土壤;另一方面,在深圳创新中心的辐射下,东莞的产业集群也有望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价值链的整体跃升。在数字经济方面,《规划》则提出支持东莞打造特色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基地,赋能都市圈国际一流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设。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深圳都市圈将以环珠江口湾区(深圳―东莞)等为重点,发挥东莞滨海湾新区等海洋经济优势地区,构建陆海协调的海洋产业格局。
与深圳前海合作区隔河相望,滨海湾新区将扛起国际门户功能区的新定位新使命,加强与港澳台和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合作,加强与深圳海洋新城、宝安机场、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衔接及合作,构建高水平特色化的协同创新平台。
服务升温,宜居宜业宜游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公共服务优质生活圈,也是都市圈建设的应有之义。
交通设施“硬联通”可以让各类要素打破阻碍、充分流动。聚焦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管理协同的基础设施体系,《规划》提出支撑建设深圳都市核心区半小时通勤圈、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打造便捷、智慧、韧性都市圈。
作为都市圈对外铁路通道格局轴两大支撑城市之一,东莞将助力都市圈形成多向放射、内部成网、互联互通的国家高快速铁路通道。围绕轨道站城一体化,东莞中心、虎门、滨海湾、东莞、东莞东、东莞南、东莞西、松山湖等枢纽及站点将加快综合开发利用进程。在都市圈“三横五纵”铁路格局中,莞惠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塘厦至龙岗城际和中南虎城际被纳入“三横”格局中,穗莞深城际、深莞增城际、广深中轴城际则构成“五纵”组成部分。
一个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高铁枢纽体系将加速“驶来”。东莞将加快建设铁路客运枢纽体系,重点谋划东莞中心站,推进东莞南站、滨海湾站的建设及虎门高铁站改扩建。2022年,东莞城镇人口比例达92.25%,已进入城镇化成熟稳定阶段。不论是增强城市内生动力,还是贯彻“以人为核心”,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教育方面,随着深圳都市圈公共服务走向均衡普惠化,《规划》提出,临深区域将试点基础教育联合办学,深莞、深惠探索共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共享学位。这对于东莞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吸引人才“进莞”安居乐业,无疑将是一大利好。
《规划》还支持东莞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高起点建设大湾区大学,加快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筹)建设,支持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在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方面,《规划》提出,支持深圳高水平医院与东莞、惠州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加强卫生健康服务合作共享,这将有利于东莞卫健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关于异地看病,基本医疗保险有望直接结算,医疗检查检验的结果也将互认。
都市圈还将共建共享跨市域安居住房,支持在东莞等区域沿轨道交通建设大型安居社区。建设东莞市博物馆新馆,积极推动东莞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等重要文物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协同打造都市圈文旅品牌。在环保基础设施方面,将协调推进东莞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中心等项目建设。
从圈到城、从城到人,深圳都市圈即将“圈”出一个新东莞、新未来。
记者:龚菊 郭文君
原载于《南方日报》2023年12月22日DC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