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中国区)体育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4月20日—26日,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全国各地同时进行,莞邑大地随之掀起了普及知识产权的热潮。活动期间,东莞动作频频,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托管+保险”服务,打响了保险覆盖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托管企业的第一枪;签订了全市首单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为外贸型企业保驾护航。

一系列动作向外界展示出东莞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争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的气魄和决心。在迈入“双万”城市的首年,东莞知识产权工作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南方日报记者 唐卓 吴擒虎

强化高质量知识产权培育

“BNCT一直都有,但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散裂中子源在研发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新技术,必须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谈起硼中子俘获治疗(下称“BNCT”)专利,散裂中子源知识产权主管梁兆汉表示,原本用于核反应堆上的BNCT是一项诞生于上世纪的技术,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散裂中子源的通力协作下,这一技术从反应堆走向临床医学,成为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

手握BNCT技术,梁兆汉的第一反应是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我们马上申请了广东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政府也很支持,很快就批下来了。”

为何散裂中子源如此重视BNCT的知识产权保护?梁兆汉表示,BNCT并非一项孤立的技术,而是一个高价值专利组合,拥有超过60项的发明专利申请。为此,散裂中子源组建了一支BNCT高价值专利培育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技术创新人、专利代理人、专利管理人、专利运营人和专利审查员。这支团队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BNCT专利具备较强的交易变现或转化实施能力,最终实现成果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BNCT成果转化已结出硕果。不久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举行广东首座BNCT治疗中心启动仪式,这意味着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将入驻东莞市人民医院,在临床上大量使用。

“比起创造知识产权,我对知识产权的价值更为看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表示,以往不少市场主体发展知识产权时存在“为专利而专利”的问题,埋头写专利、申请保护,却对专利如何创造价值没有头绪。针对这个问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聚思睿国际技术投资咨询(广东)有限公司(下称“聚思睿”)、律师事务所,共同参与“2020年东莞市知识产权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下称“协同平台”),并以材料实验室入驻的科学家团队和产业化公司为服务对象,形成一种新的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的方法。

“专利价值需要也只能通过商业成功来彰显和验证。”聚思睿副总经理黄正奇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改善了专利培育的模式和方法,在高价值专利培育过程中,增加了对技术成果商业化方向及路线的验证、辅导服务。由此形成的专利完全与商业化路线相匹配,真正将专利与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绑定。

陈东敏介绍,初创科技企业来到实验室前大多只有五六项专利,经过协同平台培训后,往往能拥有40—50项专利,这对企业进行质押融资和天使轮估值都大有裨益。

盘活企业知识产权资产

谈起知识产权的资产化,不少企业家知之甚少。“以前不清楚知识产权可以当作资产来质押和融资,公司有专利在手,却不知怎么使用。近年来,东莞政府向我们大力科普知识产权相关知识,这有助于企业延伸知识产权价值链。”刚刚与东莞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牵手的广东豪特曼智能机器公司总裁曾俊说。

对于知识产权资产,不少企业反馈不敢用、不会用,从而寻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来托管相关事务。目前,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已成为东莞知识产权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如何让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更好地服务广大企业,切实降低企业知识产权维权维护成本,是摆在众人面前的一个难题。为此,东莞创新做法,在全国范围内首先推动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与人保东莞分公司签订“托管+保险”合作协议。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方晓梅介绍,运营平台可以为托管的企业投保“侵犯专利权责任保险”,把托管企业在托管期间有可能面临侵权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将赔付相关经济损失,如此一来,便能解除运营服务平台的后顾之忧。

知识产权的资产化不仅是锦上添花,有时甚至雪中送炭。

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防疫物资一度紧张。因口罩需求量激增,广东春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春夏公司”)资金断流,急需将3件实用新型专利办理专利权质押登记作为贷款担保。

在这紧要关头,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迅速沟通协调,为春夏公司开启专利质押登记快速审批绿色通道,一个工作日内便解决了问题,并协调建设银行东莞分行为春夏公司发放1500万元贷款,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近年来,东莞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保险工作,以盘活知识产权资产,包括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贴息、担保评估费资助、知识产权保险保费补贴、知识产权证券化资助等系列知识产权金融资助制度,调动企业盘活知识产权资产的积极性,同时解除金融机构后顾之忧。2021年,东莞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首期规模1亿元,目前已投资2个科创型企业。

织密多层级知识产权保护网

知识产权看不见、摸不着,保护起来更是困难。记者从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2021年东莞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总收案6548件,同比增长28%,审结6008件,同比增长30%,知识产权案件新收、结案数量较去年同期均大幅上升。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大保护格局,强调保护知识产权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在东莞,知识产权部门、海关、版权、公安、法院建立起协作机制,加强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衔接协作,形成监管合力。

除了知识产权案件逐年增加外,近年来,东莞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形势日趋严峻,国内国外知识产权同保护,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课题。

东莞是外贸大市,外向型经济活跃。随着东莞产品不断冲击中高端市场,海外知识产权侵权案例随之而来。方晓梅告诉记者,海外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赔付费用较高,动辄百万元以上,很可能造成中小微企业资金断流甚至破产。同时,高额的保费对保险公司造成较大压力。得益于政策支持,公司才踏出了开发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的一步。

“‘托管+保险’主要面向国内,本次我们推出了第二个产品——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则面向海外。”方晓梅说。

方晓梅表示,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进入东莞之后,东莞知识产权部门牵线搭桥,促成人保东莞分公司与广东全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签约。截至2022年3月,东莞从最早的7个传统专利险种,发展到涵盖专利、商标和版权等16个知识产权险种,累计为企业提供的知识产权保障保额突破4亿元,推广覆盖超过340家企业单位。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惩处侵权行为方面,近年来东莞屡有动作。有“一克沉香一克金”之称的莞香是东莞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它不仅是名贵香料,且承载着地方特色,具有丰厚的经济价值。

东莞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品的培育和保护,严厉打击地理标志假冒侵权违法行为,印发《关于受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申请的通知》,高标准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此外,东莞持续发掘民间传统特色,目前正积极推动“东莞腊肠”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打造知识产权工作坚实后方

在东莞知识产权学院上学是什么体验?郑玉敏表示,可能会很忙,但收获也很丰富。

郑玉敏是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院长,2019年,东莞市市场监管局与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共建东莞知识产权学院,打响了华南地区政校合作的第一枪,她是学院创建者之一。三年多时间,郑玉敏见证了东莞知识产权学院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学院拥有12个班级、337名学生,生源覆盖本科、专升本、辅修学位、双学位四种渠道。

“我们的学生很吃香。”郑玉敏说,东莞知识产权学院培养的预备专利代理师职业,目前全国缺口较大,究其原因,郑玉敏认为是传统学科教育难以满足专利代理师职业要求的缘故。

“专利代理师同时需要具备法学、知识产权实务和理工科专业三种知识,目前国内这三种知识背景的交集较小,难以满足企业对专利代理的巨大需求。”郑玉敏说。

瞅准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缺口,东莞知识产权学院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郑玉敏介绍,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代理师学生的上课地点设在松山湖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充分利用设在中心内的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东莞巡回法庭,进行模拟开庭。每次开庭,学生扮演原告、被告、专利代理人、记录人,并邀请法官做最终裁决。经过一轮完整的模拟庭审,学生们表示收获满满。

近日,受疫情影响而稍显冷清的东莞商标受理窗口再度热闹起来,前来办理专利和商标注册的企业表示,窗口实行容缺办理机制,在材料有欠缺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办理进度。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是东莞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坚实后方,自商标受理窗口运行以来,截至2022年3月24日,商标受理窗口共收件7848件,其中横沥商标指导站收件1032件,窗口运行机制健康有序,业务办理规范统一。

在《“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指引下,东莞努力争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不断促进专利成果转化落地,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接下来,东莞知识产权工作将继续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贡献力量,为东莞人才强市战略发挥增量提质的重要作用。

■数读

东莞知识产权

近年工作成效

2019年,东莞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2020年,成为全省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试点市。

2021年,东莞商标受理窗口获评国家级先进窗口。

截至2021年底,东莞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50万件,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量4.8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6.12件,均居全省前列。2021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4408件同比增长16.4%,居全省第二,共有国家、省、市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495家,培育出OPPO、vivo、马可波罗等全国知名品牌。

东莞出台系列知识产权政策,真金白银惠及企业,2022年,设置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给予资助。

东莞稳步推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2021年东莞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金额54.45亿元,居全省第三。

东莞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2019—2021年共办理专利行政案件445宗;查处商标违法案件874宗,案值1142万元,罚款1096万元。

东莞不断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截至2021年底,商标受理窗口受理商标咨询5795余人次,受理商标注册申请4870件,受理商标变转续等其他业务2538件。

东莞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2019年9月与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共建东莞知识产权学院,成立至今已招收知识产权本科生30名、特色班学生94名、专插本学生243名,多名学生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奖。

■访谈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杜江:

促知识产权工作

再上新台阶

2021年,东莞迈过“双万”城市门槛,全市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在新环境、新定位、新挑战之下,东莞知识产权工作如何踔厉奋发向未来,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贡献力量?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建设运用等工作还存在哪些进步空间?在提升知识产权工作质量方面,东莞有何做法和经验?围绕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江。

南方日报:知识产权在服务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培育经济新动能方面,有何具体作用?

杜江:首先,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可以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这与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不谋而合;其次,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知识产权是一种重要资产,一方面可以筑深企业的护城河,避免恶性竞争和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可以作为质押融资的抵押物,为企业争取更多资金。东莞是制造业城市,很多企业都持有专利等知识产权凭证,如何把他们手中的知识产权资产转化成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最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呼吁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以专利为支撑的创新型经济、以商标为支撑的品牌经济、以原产地地理标志为支撑的特色经济和以版权为支撑的文化产业,都需要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知识产权运维体系,东莞发展新业态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深度参与。

南方日报:目前,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建设运用等工作还存在哪些进步空间?

杜江:对标广州、深圳等先进地区,东莞在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运营意识、保护力度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知识产权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东莞知识产权数量突飞猛进,但缺乏高含金量知识产权,中国专利金奖数、驰名商标数均低于佛山。

二是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意识能力有待提升。东莞制造业企业大多由“三来一补”升级而来,企业积淀时间不长,对知识产权的认知还停留在申请和获得权利阶段,严重缺乏运营意识。对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专利导航、建立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等基础且核心的工作缺乏重视和耐心。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中国(东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尚未获批,与公安、法院以及周边城市的保护协作需进一步加强,专门的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机制尚未建立,需要进一步探索。

南方日报:在提升知识产权工作质量方面,东莞有何做法和经验?

杜江:国家、省知识产权局多次强调要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在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调整考核指标及资助政策,取消对知识产权申请量的要求,增加对驰名商标、发明专利授权量及高价值专利的考核权重;资助方面,取消对申请阶段专利的资助,逐步取消商标注册、专利授权的资助,新增对维持年限10年以上发明专利的资助,弱化数量,强化质量。

实施各类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项目,举办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和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商标品牌培育大赛,推动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区域商标品牌示范区建设,促进专利转化运用、奖励专利奖、驰名商标等,引导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

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根据国家、省有关部署,组织开展清理非正常专利申请工作,提升专利申请质量。

记者:唐卓

原载于《南方日报》2022年4月26日DC02版

原文链接

上一篇:【东莞日报】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共赢

下一篇:【东莞日报】莞企推动 SiC功率器件 国产替代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