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香桂。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肖雄 摄
20岁到东莞打工,她做过西餐厅服务员、企业文员。她说,打工虽苦,心中有梦。“一个月工资300块钱,寄200块回家,家里人高兴就好。”
17年坚守岗位,她从文员做起,到主任、总经理,如今是公司的工会主席。她说,努力奋斗,梦想就会成真。担任全国人大代表5年来,她聚焦农民工,就教育、医疗、户籍问题一一呼吁。她是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瑞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曾香桂。
10日,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她说:“我希望当一名称职的农民工代表,为他们代言,让他们在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为当好代表不断“充电”
眼前的曾香桂文静、温婉。比起首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她多了几分沉稳。
她说,从湖南到东莞打工,17年的奋斗和融入,东莞早已成为她的第二故乡。作为东莞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她从未忘记自己的重要使命——为农民工代言。
广东省是外来务工人员第一大省。曾香桂觉得,为了更好地为他们发声,必须先给自己“充电”。
这得从她接替广东首位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外来工胡小燕,成为了省总工会“海燕邮箱”的负责人说起。
这是一个专为外来务工人员开设的邮箱,里面的问题五花八门。曾香桂发现,其中不少问题她无法解答。“比如包工头跑了,工人找谁要钱,我得补课才能弄明白。”她因此开始跑到省市镇的各级部门去了解学习,向专家学者请教。
为了深入了解政策法规,过去只看文学小说的她,开始学习《公共关系学》《劳动保障法》。2012年,她还考上了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工商管理专业的成教本科班,取得大专学历。“学无止境,打铁还需自身硬嘛!”曾香桂说。
做农民工的“贴心人”
如何更好地履职?曾香桂有“三宝”:走访、调研和思考。
在得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二天,她就跑到东莞市及镇街的教育、人事和政法等部门,了解教育、劳动纠纷等与农民工有关的热点话题。
她来到广东某电子企业的工厂。那里有1.2万外来工,大多在25—35岁。公司测试研发部经理章慧对她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孩子上学问题。
曾香桂对这个问题上心了。2013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她提出了《关于设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卡的建议》,建议政府参照社保卡“钱随人走”形式,为农民工子女办理“义务教育卡”,对农民工子女提供一定额度的补助。
在各方推动下,2014年起国家明确,中央财政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创新经费分配方式,根据各地上一年度跨省流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源结构,比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和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给予补助。
怎样才能让农民工更好地实现市民化?带着思考,曾香桂在农民工集中的东莞开展了《关于新莞人迁移户口意向》的专题调研。
她跑遍了东莞的32个镇街,发放了2000多份调查问卷。了解到不少农民工缺乏“安全感”,原因一是城市的入户门槛高、消费贵,二是觉得工作不稳定。
忧农民工所忧。曾香桂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建议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建立起覆盖全体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现实可能。
今年,她又带来了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托管、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建议。“我希望当一名称职的农民工代表,为他们代言,让他们在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曾香桂说。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