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就可以体验企业工作流程,还能得到企业董事长的指点……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获取人才越来越行之有效的模式。如今,东莞各高校广泛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将“企业搬入学校”,突破“松散式”的协同育人局限。通过与行业协会、知名企业深度融合,将培养出更多专业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以智力支撑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高校与政府、企业、协会共建产业学院
日前,广东科技学院与东jn江南体育贸发展促进会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与东莞市冷链协会共建“冷链产业学院”。学校通过与协会共建产业学院,培养东jn江南体育贸发展促进会会员企业所需的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冷链行业协会会员企业所需的冷链运营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物联网工程、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应用型人才。
按照协议,产业学院将突破以往校企合作的传统做法,采用“前置企业需求、统筹教育资源、综合学生特点、通报企业详情”等方式,实现“定位、定点、按需”培养人才;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将“企业搬入学校”,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课堂、企业用人标准进课堂、企业研发课程进课堂、企业开发项目进课堂、企业技术专家进课堂、企业素质文化进课堂、企业管理制度进课堂,全程实施企业化管理和企业化教学。
近年来,与企业、协会共建产业学院是东莞高校推进校企合作的常用模式,比如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与长安镇共建了先进制造学院。据介绍,先进制造学院主要面向东莞市尤其长安镇模具、3C产品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需求,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结合,全面整合学界、业界、社会等多方资源,以“校园+产业园”的模式,直接在产业园区上建立教育平台,实现教学过程与园区产业、企业的良性互动,教育与产业、人才与市场、学业与就业无缝对接。
为充分利用企业及协会资源,先进制造学院分别与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电脑辅助成型技术交流协会(ACMT)、长朗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众泰咨询等企业与协会建立了智能装备联合实验室、科学试模技术中心、增材制造联合实验、精益智能制造道场等联合机构,由企业提供设备及工程技术师资支持,大力开展相关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培训讲座及技术服务等工作。通过协同育人平台,近两届毕业生毕业设计题目主要来源于企业实际课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除了长安镇的先进制造学院之外,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的现代产业学院还分别与华为、中兴、微软、西门子、360等企业合作,设有华为网络学院、中兴通讯NC学院、微软技术实践中心、西门子联合示范试验中心、360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等。
项目合作成果共享激活师生创新活力
去年,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刘建强博士与深圳华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就纳米抗肿瘤制剂的开发研究进行合作;十年潜心钻研檀香科研实践的闫冲副教授,在人工诱导檀香结香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该研究从檀香中分离、鉴定出30余种檀香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其中10个属于新化合物。闫冲先后与东莞中檀实业有限公司、湛江南药试验场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承担科研项目。
以上这些合作案例是广东医科大学近年来开展校企合作的缩影。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校企合作包括创新实践合作、科研项目合作、人才合作、成果共享等多个方面。通过深度融合高校和企业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优势,可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产学研结合水平,激活了广大师生在创新科技方面的生机和活力,实现大学生“论文出自生产线、科研走进操作间、创业依托孵化器”。
“开放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融合创新”作为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的一大办学思路,在校企合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据悉,该校与松山湖高新区、部分全国百强镇及龙头骨干企业紧密合作,派出40多支师生小分队开展科技产业创新服务。其中,到模具专业镇横沥镇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开展产业科技服务的过程中,积极寻求“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合作分工模式,先后有400多名学生在基地实习、就业、创业,协助横沥模具学院每年培训技术人才200多人,形成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推进的良好态势。
记者:李直建
原载于《广州日报》1月14日DGA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