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中国区)体育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字号减小字号增

作为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的会长,港商连汉森最近一直很忙。自从去年10月与东莞市政府签下东莞香港中心项目以来,他一直在忙于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连汉森告诉记者,在粤港澳大湾区时代,香港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大有可为。服务业的莞港合作日益重要,希望东莞香港中心可以像一块磁铁,吸引香港的服务业进驻东莞,抢占大湾区甚至是全国的庞大市场。

日前,在香港召开的2019年在莞港企升级转型联席会议上,如何深化莞港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成为与会嘉宾的讨论重点。香港中华总商会粤港澳大湾区委员会主席、东莞得利钟表集团董事长梁伟浩表示,东莞在大湾区建设中,要实现高品质发展,离不开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研发、物流配送、现代服务等要素。香港的服务加上东莞制造,将是大湾区最佳的错位搭配,可以实现互利双赢。

东莞市副市长刘炜也在会上表示,应该从科技、金融、贸易等方面深化合作,全力推动实现合作共赢发展,打造湾区合作“最佳组合”。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东莞与香港在服务业上的合作,并不会意味着双方在制造业合作上的减弱,相反应该是加强,对于东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是一个利好。东莞的长处是发达的制造业,香港的长处是发达的服务业,莞港之间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合作,有利于“两长”变“一长”,形成合力,有利于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戴双城 叶永茵 见习记者 吴擒虎 薛屏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策划/统筹:戴双城

1 莞港服务业合作日趋频繁

去年12月18日,位于虎门的太平手袋厂陈列馆落成启用。陈列馆里摆放的老照片、老机器,屏幕里滚动播放的老员工访谈视频……让参观者进入“时光隧道”,仿佛回到上世纪70年代末的太平手袋厂,重温当年东莞城市发展一段意义非凡的记忆。

香港一直是东莞经济道路的“启蒙者”“领路人”,从港商张子弥在虎门建设了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开始,香港的资金、技术和营销渠道,与东莞的劳动力、能源及土地成本等要素相结合,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也打造了莞港合作的1.0时代。在以香港为代表的国际资本带动下,东莞正式进入了全球经济链条,并逐渐成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莞港两地的合作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向金融服务、服务外包、科技服务、商贸会展等领域不断延伸,莞港合作进入2.0时代。借助香港强大的服务业,东莞的制造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且焕发了新的活力。去年前三季度,东莞在GDP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出口总额增速3项关键指标均名列珠三角第一位。有不少专家认为,这得益于2008年后东莞的转型升级。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战略下,莞港合作之路怎么走?白明表示,在湾区时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应该成为莞港合作的重点,而且也充满了机会。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香港十大杰出设计师雷葆文就属于这一类人。

2012年,雷葆文受邀来东莞参观工厂。在了解东莞制造业的生产现状后,一个国际创意设计中心的概念立马在他脑海中浮现。他希望在这里聚集一群国内外的优秀设计师,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碰撞下,为东莞的制造业打造兼具国际化和本土特性的品牌。

目前,雷葆文已经为厚街一家家具厂成功打造国际化品牌形象,帮助该厂在国外拓宽市场。如今,雷葆文的设计团队和客户遍布全球。在他看来,东莞虽然号称是世界制造名城,每天都有数量庞大的各种产品发往全球各地,尽管打上“made in dongguan”的标签,但东莞产品仍然过于低调,在众多的工厂中,能做出称得上是品牌的很少。

雷葆文认为,东莞产业的优势在于产业链配套完善,产业间相互配合使得生产成本低,这种优势是无法被轻易复制的。但如今东莞的名声还不够响,如果要擦亮东莞国际化的招牌,必定要打造更多本土的品牌。

“如果说东莞人擅长高效批量制造,那么香港人则更擅长品牌包装与管理。这也是香港服务业的机会。”雷葆文说。

霍大业则是另一名被机会垂青的港商。他是墨水教育科技(东莞)有限公司的创始人。2016年,他第一次来东莞考察了综合人才配套、交通网络及制造成本之后,认为东莞在软件开发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他说:“当时来东莞只考察了几天,立马就决定将原来在香港的开发部门转移到东莞。”

除了不少从事服务业的港商前来东莞发展外,在东莞本土从事制造业的港商也在积极向服务业转型。如梁毓伟所在的龙昌玩具,2010年,梁毓伟留学回国,开始带领父亲创立的龙昌集团迈开“从传统玩具企业跨界转型教育机器人、商业地产载体”的步伐。其父亲梁麟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早一批来东莞投资建厂的港商。

在东莞从事手表制造达30多年的东莞得利钟表集团投身到了发展服务业的大潮中。梁伟浩向记者透露,得利钟表正在打造东莞首个国际钟表文化产业园,届时将引进瑞士的钟表设计师常驻东莞,此外,得利钟表还和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建设了得利钟表学院,培养钟表制造人才。

“届时,所有的这些资源都会向东莞乃至大湾区的企业敞开,我们引进和培养的人才,其他企业一样可以聘用,共同推动钟表产业的发展。”梁伟浩说。

上述情况在东莞并不是孤例。近年来,莞港两地在服务业上的合作日趋频繁。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共接待香港来莞考察团组42批3308人次,因公赴香港团组34批254人次,共同推动莞港在经贸、教育、会计、金融、医疗、环保、法律服务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向纵深拓展。

有专家指出,随着东莞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东莞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莞港合作已经从制造业及商品流通、批发和零售等传统服务业,逐渐延伸至金融服务、服务外包、科技服务、商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有数据显示,2015-2018年,港资在东莞服务业投资总数为1347宗,投资总额达29.7亿美元,占同期港资投资总额的33.9%。

2 莞港服务业合作空间巨大

现代服务业在东莞形成了非常好的发展势头。以金融业为例,数据显示:近几年东莞全市银行业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每年都以超过1000亿元的增量在快速增长。2018年,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1.4万亿元和8000亿元。去年前三季度,存款余额达15905亿元,同比增长13.2%,贷款余额达9886亿元,同比增长23.2%,较年初增速分别排名全省第2位、第1位,保持了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新增制造业贷款占各项新增贷的比重从2018年末的19%大幅提升至去年前三季度的49.1%,说明贷款主要都投向了制造业。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达4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总数232家,累计认定上市后备企业215家。

如今,东莞服务业的增长势头持续扩大,已形成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发展模式。2018年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60.6%。

但这一切对于东莞来说还远远不够。来自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全方位打造高品质的城市、产业和生活,离不开高品质现代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而香港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成长业态和成长态势,不仅为东莞提供了学习的样板,更是东莞可吸纳的现代服务业的源泉。因此,莞港在服务业上的合作空间巨大。

招引香港现代服务业资本进驻东莞,必将对“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形成有力的支撑。

梁伟浩告诉记者,得利钟表在香港和广州分别有一个服务商提供会计、法律等服务。在广州聘请的服务商主要熟悉中国内地的法律要求和准则,而香港的服务商则比较擅长提供符合国际规则的会计、法律等服务,因此经常要往返东莞和香港处理同类业务。如果能吸引香港的服务业来东莞,只需要一个服务商就够了,可以给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

“东莞在大湾区的建设中,要实现高品质的发展,离不开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研发、物流配送、现代服务等要素。”梁伟浩说。

得利钟表是东莞大量企业对香港服务业“求贤若渴”的一个缩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东莞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发展转型,进一步地扩大开放,推动营商环境的优化,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集聚各类高端要素。在经历这样一个转型发展阶段中,东莞要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就需要加强与香港在服务业领域的合作。

而且从国际经验看,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趋势都是由单一生产型逐步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很多制造业城市推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

早在2016年,东莞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今年,东莞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5%以上。同时,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集约化、集群化效应将明显增强,力争形成2至3个百亿元级收入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根据《意见》,东莞将在5年内加大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培育力度,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型骨干工业企业服务收入占总销售收入平均达到10%以上。鼓励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发展,招引培养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专业人才。

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东莞拥有工业企业17.8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排名广东省第一。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壮大,东莞对金融、科技、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东莞所需要的恰恰就是香港最擅长的。去年10月10日至11日,在率队赴香港与嘉里集团、恒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新鸿基地产集团等企业负责人座谈,开展东莞CBD精准招商工作时,市委书记梁维东就表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品质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支撑,而香港在这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在香港,服务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已超过90%。在科技创新、金融、航运等多个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去年5月在香港举行的“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莞港现代服务业对接交流会上,梁维东更是提出东莞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需要引入香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支撑;东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香港的科技人才和科研资源参与;东莞扩大开放、参与“一带一路”,需要借助香港“超级联系人”的优势;东莞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内涵,需要借助香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

3 面向大湾区打造“香港中心”

去年5月,“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莞港现代服务业对接交流会在香港举行。交流会上,东莞提出将把金融服务、专业服务、文旅产业、教育医疗等四大领域作为重点领域,全力做好政策和载体承接,推动莞港现代服务业深度合作。

据了解,东莞将重点推动与香港在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力发展检测、法律、会计、审计、信息等高端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把东莞的制造业优势和香港的服务业优势充分激发出来,共同构筑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如何才能更有效吸引香港服务业呢?正在加速落地的香港中心或是其中一个重要尝试。去年10月22日,一家名为大湾区外商投资有限公司的企业与东莞市政府签约,将在东莞国际商务区建设香港中心,将打造为香港服务业在东莞聚集基地。

大湾区外商投资有限公司的背后是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连汉森告诉记者,按照规划,香港中心计划投资40亿元,地上建筑面积达145000平方米(不包括地下面积),将建设3栋现代化大厦。

连汉森透露,香港中心将成为香港人才在大湾区的一站式大本营,像磁石一样吸引各行各业的高端化、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服务东莞甚至是大湾区企业,将来希望服务范围可以扩大到全国。

从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积极加强与东莞市商务局合作,成功协助超过400家的东莞港资企业完成各项升级转型。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林宣武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深化双方合作,推动在莞港资企业在制造等方面的转型。

香港贸发局助理总裁梁国浩则表示,香港与东莞可以加强在科技方面的合作。粤港澳大湾区的创建有助于东莞建立科技创造中心,借助香港企业的高新技术来实现自身的转型,香港可以把专业的现代服务业带到东莞,同时香港也可以把“东莞制造”带到海外市场。

对此,东莞希望以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为契机,依托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大平台,推动香港更多企业、学校、机构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共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贸易合作方面,2018年以来,东莞先后取得跨境电商、供应链创新应用和冷链物流三个国家级试点,东莞正以此为契机,加快培育大型进口和供应链龙头企业,扩大跨境电商业务,加快供应链新理念、新技术在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领域广泛应用。香港企业可以主动参与进来,抢抓外贸发展新机遇,补齐供应链短板。

东莞多次作出表态,表示将把现代服务业的合作作为新一轮莞港合作的重点,将像改革开放初期对待香港制造业一样,以高涨的热情和高效的服务,吸引香港现代服务业到东莞发展。

东莞将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三地规则衔接为契机加快推动软环境对接提升,致力打造更多高品质的产业合作项目和载体,为推动莞港现代服务业深度合作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条件。

广东省政府参事陈鸿宇表示,东莞应发挥自身地理位置优势,形成更发达的交通枢纽。在大湾区城市群的“大动脉”打通之时也要加紧疏通城市内部的交通“毛细血管”,为东莞服务业的“血液流动”提供重要支撑。在各要素加速流动的基础上将香港高端服务人才引流进东莞。

陈鸿宇认为,近五年东莞在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发展迅速,但在“量”的提高后更应有“质”的提升,未来东莞的服务业应向着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迈进。

■对话

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连汉森:

“香港中心”将补齐东莞服务业短板

日前,就如何深化莞港服务合作的事宜,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连汉森。连汉森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莞港两地在服务业上的合作,将给两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为两地企业带来新商机。同时,也能带动制造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而“香港中心”的建设,将能更好地深化莞港服务业的合作,补齐东莞在服务业上的短板。

南方日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您对接下来的莞港合作怎么看?服务业方面的合作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连汉森:东莞毗邻香港,香港一直以来都是东莞吸引外商投资的最重要来源地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我相信莞港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将香港先进制造业引入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香港的金融、航空、贸易、科技创新等服务业也将进一步加强,给两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也为广大客商带来新的商机。

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我觉得香港是扮演着一个“支援”的角色。因为香港政府一直都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在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等服务业方面保持着竞争优势,这也是香港经济动力的所在,东莞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并取得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所以在大湾区政策推动下,莞港两地的优势融合,相信能带动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

南方日报:您觉得莞港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对港企的升级转型有哪些意义?

连汉森:现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再次把莞港合作的机遇扩大,相信能够为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科技教育、休闲旅游、生态环保、保险等多个领域的港企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能凭借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的流通,以及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促进在莞港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南方日报:您认为莞港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应该着重优先哪几个方面?为什么?

连汉森:莞港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我觉得应该着重优先在融资和科技创新方面,原因在于:

第一,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做基建投资,就要融资,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做融资最好的地方。近年来,内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和新经济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在海外建立区域总部。而香港市场灵活的金融工具和融资支持体系,则将为内地企业,寻找海外科技开发伙伴、进行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布局搭建平台。

第二,香港科技创新水平对标国际,拥有较雄厚的科技基础和高技术的科技人才,而且本届香港特区政府对创新科技的发展高度重视,东莞作为世界制造业名城,拥有众多先进的制造业企业和完善的产业链,能够与香港互补优势,实现“香港科研+东莞生产”,吸引更多香港科研机构、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进驻,让产品落地“一条龙”,真正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成品销往国内外,相信能为东莞先进制造业带来无限发展前景,让香港和东莞成为最佳“拍档”。

南方日报:为何会考虑在东莞国际商务区建设“香港中心”?

连汉森: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下,东莞筹建“香港中心”,相信能更好推动莞港合作,创新外资利用新模式新业态,更好地补齐东莞生产性服务业的短板。

据了解,东莞近六成的外资来源香港,而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员企业八成是港资企业,如果能加强莞港的合作,抱团在莞港企,相信不仅能促进在莞港企的转型升级,而且能进一步促进两地融合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中心”就诞生了。

南方日报:您认为“香港中心”的建设在推动莞港在服务业合作方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连汉森:“香港中心”不仅服务东莞的港企,还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港企,甚至为全国的香港企业提供服务。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拥有深厚的香港人脉等资源和渠道,熟悉东莞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种情况。所以,建设“香港中心”,能够更好地对接香港资源,不仅有助服务在莞港企,而且能够有效提升东莞的服务业水平。

“香港中心”定位方面,以集商务、商业、文化、居住、教育、医疗于一体,全方位营造理想环境,成为香港人才在大湾区的一站式大本营,像磁铁一样吸引各行各业的香港专才,为港澳青年创业提供支持,当中包括居住、商业配套齐全,以及留住人才。

我们希望可以借助香港中心推动莞港合作,服务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企业,以磁吸效应吸引更多的香港、澳门的年轻人来到“香港中心”,希望各方合力打造好“香港中心”这个平台。

南方日报:如果要大力推进莞港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您对东莞有什么建议?

连汉森:东莞要在推进莞港服务业合作上做更多努力。一方面,东莞要加快金融、保险、个人服务行业开放步伐,提升金融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支撑力。另一方面,为东莞企业提供了解香港服务业的资信或交流平台,促进香港服务业在莞的发展,以便更好地提高东莞服务业的水平。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

强强联合推动东莞先进制造实现新突破

南方日报:之前的莞港合作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现在重点转向服务业,您怎么看待这种转变?

毛艳华:过去东莞产业升级过程中,也有大量的香港服务业来到东莞,双方的合作有一定基础。现在东莞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发展转型,进一步地扩大开放,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集聚各类高端要素。在经历这样一个转型发展阶段中,东莞要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就需要加强与香港在服务业领域的合作。莞港合作领域的转变,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认识。

一是在国家政策和外部环境层面。现在国家制定了时间表,要加快金融、保险、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背景下,珠三角各市都在加大与港澳的合作。香港是全球先进服务业的集聚中心,在金融、保险、专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性的价值链,正在加快进入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

二是在东莞自身转型发展层面。东莞也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东莞的制造业基础雄厚,制造业正在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种需求促进了东莞和香港的合作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南方日报:莞港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合作有哪些意义?将如何促进东莞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

毛艳华:这要结合两个关键词来理解,一是先进制造,二是全球竞争力。首先,东莞有自己的发展优势,例如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为特色的制造业,形成了东莞的发展优势。而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核心是要紧扣产业的“三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这也是东莞下一步产业转型的方向。围绕这“三化”,东莞的制造业基础加上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就能实现强强联合,推动东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

从另一方面来看,东莞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需要提高在全球的产业竞争力。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通过香港和东莞的合作,能够取得一些关键环节技术创新的突破,补齐东莞原来产业链条和技术创新中的短板,从而提升东莞制造业在全球的产业竞争力,助推东莞先进制造取得新突破。

南方日报:莞港如果进行服务业合作,哪些方面应该成为重点?

毛艳华:香港和东莞的服务业合作,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要综合考虑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香港服务业融入东莞的难易程度,找到突破口。在起始阶段,可以先从金融业入手。在国家金融业开放的大背景下,东莞金融业还可以加快开放发展步伐,包括消费金融、科技金融、创投等,这也是东莞制造业企业的刚性需求,同时香港服务业融入东莞的难度较低。

其次是生产性服务业,例如设计、媒体、法律服务,以及一些专业行业领域的服务等,与东莞制造业需求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相融共生。在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双方的合作可以向新兴服务业领域延伸,例如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可以作为将来合作的重点。

最后,可以将合作拓展到社会服务领域,包括医疗、教育等民生保障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成效。

南方日报:目前,港商准备在东莞建设“香港中心”,吸引香港服务业进驻,您觉得“香港中心”对东莞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哪些意义?“香港中心”的服务业能否辐射到整个大湾区?

毛艳华:首先,从全球来看,各个先进发达地区都在建设各类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希望通过建立这种平台和中心,吸引高端资源,凝聚创新和服务能力。香港是全球非常重要的服务中心,就像一个窗口,在吸引资源、创新业态、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着引领全球的创新和尝试。

如果东莞的“香港中心”能够建成,其对于东莞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不仅将更好地服务于东莞自身的发展,还将进一步带动辐射整个大湾区,尤其是珠三角各市服务业的能级提升。需要指出的是,“香港中心”的建设,能够将过去东莞很难吸引的全球优质服务业资源引入到东莞,这对于东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业态、提升服务业国际化水平都非常有价值。这种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合作,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谋求全球开放合作的新趋势。

记者:戴双城 叶永茵

见习记者:吴擒虎 薛屏

原载于《南方日报》2020年1月3日DC01版

原文链接

上一篇:【东莞日报】首届广东省大学生版权知识演讲大赛获奖名单出炉 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夺3个奖项

下一篇:【南方日报】教育部认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广东高校234个专业入选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