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中国区)体育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广大劳动群众在从事社会生产的劳动实践中锤炼形成的,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过去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工运时代主题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内容,对标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竞赛,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积极投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战场,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凝聚了磅礴力量。我市先后选树全国劳模等国家级先进个人和集体17个,省级先进个人和集体99个。

发扬劳模工匠精神,引领职工建功新时代

“2017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玉成的事迹在东莞广大工人队伍中流传甚广。作为一名“建筑医生”,何玉成醉心于对建筑病害防治技术的刻苦钻研,尤其在防治建筑渗、漏、裂病害等方面,已成为行业领航者。其个人已取得发明专利58件,亲手诊断并参与处理的案例数以万计,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如何充分发挥何玉成在技术革新、技能创新、科技攻关、发明创造等方面的组织发动、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把他的影响力转化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力?今年1月25日,“何玉成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揭牌,成为建筑行业人才孵化器,广大职工展示创新才能和成果的大舞台。

“劳模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市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邱建国表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要切实发挥劳模和工匠在东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此,市总工会印发了《东莞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以全市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为依托,发挥产业的聚集优势和劳模群体的品牌效应、聚集效应,弘扬劳模精神、推进技术攻关、培育创新人才、推动转型升级,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目前,我市已建成陈锦球、刘台芳、何玉成等省、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2个,工作室创新成果突出,人才培养作用明显,示范作用明显,设立创新课题或攻关项目近400个,解决技术课题323个,产生专利170件左右。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了企业职工成长成才的‘加油站’,技术创新也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邱建国介绍,企业工会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广泛开展“传技艺、练技能、带高徒”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在学习实践中树立创新意识。桥头镇郭文英劳模创新工作室2017年度共计解决技术课题116个,突破技术瓶颈78个,获得18项授权专利,创造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莞城何玉成劳模创新工作室已取得授权的发明专利49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外观设计专利14件。工作室创始了五大技术体系,成功破解了建筑物未老先衰、返修居高不下等多项难题。

开展劳动竞赛,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去年8月,东莞派出代表团赴港参加“粤港澳大湾区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夺得3金3银佳绩。其中,东jn江南体育匠“焊”出金奖让广大工友颇为骄傲。邱建国作为带队人员之一,见证了三名选手代表东莞勇夺团体金奖的全过程。邱建国回忆,当时有一场比赛操作空间十分狭窄,操作难度大,但东莞选手用自己改良过的工具,比其他人早一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焊接。

“我市覆盖各类企业、岗位的劳动竞赛为一线工人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同时激励他们通过岗位练兵提升技能,积极开展技术小创新、小改良,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邱建国介绍,为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营造良好干事氛围,加快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5年来,市一级劳动竞赛开展了120场次,镇一级劳动竞赛开展了1092场次,竞赛内容涵盖现代制造业数控铣工、数控车工、工业机器人应用、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覆盖职工337万人次。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职工劳动竞赛活动,市总工会不断探索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竞赛影响力。为促进我市产业人才与产业同步发展,鼓励各镇街(园区)工会积极开展符合当地产业特点的特色技能劳动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促进产业技能人才提升,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在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培训等活动中,致力于激发职工提升业务素质、促进技术创新,营造浓厚的工匠精神氛围,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为了树立标杆,市总工会还围绕重点企业积极打造劳动竞赛品牌,不断创新理念,以点延线、以点带面推动劳动竞赛活动的整体开展。

如今,在全市各级工会的大力推动下,在市直部门和有关镇街的积极配合下,我市职工劳动竞赛活动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朝着常态化方向发展,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经久不衰的活力,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凝聚工人力量。

记者:朱珍珍

原载于《东莞日报》2019年12月10日A04版


上一篇:【广州日报】东莞影像 欧洲首秀

下一篇:【东莞日报】我市3所高校12个专业进入“省一流”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