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
昨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东莞迈向高质量发展征途中一个极具标志意义的年份——预计GDP突破万亿元,站在了迈上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新起点。
对于东莞而言,万亿的跨越不是简单的经济体量壮大,而是向外界展现了“双万”背后的东莞力量和东莞未来。
迈上“双万”新起点
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东莞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2021年,东莞预计GDP突破万亿元,迈上“双万”城市新起点。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量的、翔实的、涵盖方方面面的数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从一个个已经实现的数据、亟待实现的数据中,不难窥见东莞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和潜力。
比如,报告提到东莞过去五年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37.5%、66.9%、42.8%、4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突破4000亿元、1.5万亿元大关。
市场活力有效迸发,净增市场主体63万户,新增A股上市公司28家,引进投资额超30亿元的大项目31个,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超1.1万家,实现翻一番。镇村实力稳步增强,全部镇街生产总值超100亿元、5个镇街超500亿元,村组两级总资产、经营性纯收入分别增长51.5%、74.6%。
城市吸引力不断提升,15-59岁人口占比全省第一,全市集聚各类人才258.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8.3万人。城市人口和青年人口吸引力指数均居全国第三。
这些数据,不仅是经济、人口吸引等方面增长上的意义,它更表明了东莞这些年来的发展,是更加均衡、更加协调、更加健康、更加绿色、更加安全的发展。
比如,东莞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22.5%、29.2%、51.4%。
创新驱动“加速度”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东莞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全国科创二十强中位列地级市第三。源头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等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加快筹建,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成效显著。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活跃,R&D投入强度提升至3.54%,跃居全省第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3.4倍,ODM+OBM产品出口比重提升至78%。成果转化体系进一步完善,集聚省创新科研团队38个、新型研发机构33个,省级工程中心、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增长2.5倍、1倍。高企数量预计达7387家,增长2.6倍,总量居全省第三。
“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是东莞的城市特色,是未来五年发展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必须切实强化进取意识,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高质量发展。东莞将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重点,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以四大战略平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载体,全面构建形成“百、千、万”亿级的产业集群发展梯队。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壮大“工业企业—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领航企业”的先进制造体系。
接下来,东莞将推动R&D投入强度达到3.7%,集聚人才383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2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有力支撑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
“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最需要的是人才。东莞正打响人才强市总体战,实施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三年内引进10个战略科学家团队,拓展实施“百名博士专业人才引进计划”,引育1000名领军人才、6万名创新人才、50万名本科学历人才。年内新增技能人才10万人次。是人才,进莞来。
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如何抢抓机遇,化区位优势为竞争优势?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必须切实强化机遇意识,全方位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将深入推动基础设施“硬连通”和规则机制“软连通”,完善“三心三副多节点”的城市功能格局,坚持以更新改造为重点大力拓展优化城市空间,以“绣花”功夫全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城市综合环境达到国际一流湾区标准。
立足“双万”新起点,如何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必须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市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大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万元,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加快朝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迈进,让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都能够在东莞实现个人价值、成就人生精彩。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必须切实强化忧患意识,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落细落实“大安全”责任,切实抓好“大安全”重点。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必须切实强化执行意识,推动全市政府系统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以“跑马勇争先、执行论英雄”的气概和魄力,力争在科技自立自强、产业支柱培育等“大战略”上走出新路径,在重大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大工程”上跑出加速度,在城市空间拓展、生态环境治理等“硬骨头”上干出大手笔,在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痛点解决等“硬任务”上拼出真实效。
工作部署
今年GDP预期增长5.5%左右
蓝图变为现实,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
进入2022年,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在实际执行时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3%左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R&D投入强度提升至3.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5%以内。
关键词:数字经济
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东莞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报告提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其中,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是重点。这也是东莞抢抓数字经济新风口的重要部署。报告提出,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将三年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不少于100亿元,全力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将实施数字化普及工程、数字化提升工程、数字化引领工程,推出一批符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共性、通用、低成本系统解决方案,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选定5个产业集群“一群一策”开展数字化转型,推动超2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3万家企业上云用云,并依托市级数字化转型咨询平台,联合转型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
而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报告提出领跑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加快布局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基础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引进培育一批国内外优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在莞扎根发展。培育壮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定期遴选一批交通、医疗等大数据应用需求清单集中发布,“以需引供”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同时,也将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巩固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抢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首开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商标品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支持服装玩具、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创建国潮品牌。
东莞的外贸优势也要持续巩固。将深入实施支持外经贸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力争进出口总额达到1.56万亿元。加快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批高品质消费载体,全年首店落户不少于40个。以多种措施,加速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关键词:企业发展
营造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
经过多年发展,东莞构建了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化应用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由19万家工业企业、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38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4家专精特新企业、66家上市企业和19家超百亿企业、3家千亿企业等组成的先进制造体系。
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东莞将营造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出台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全年培育若干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0家百强瞪羚企业,新升规企业超过600家、高企总数突破8200家。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发展鲲鹏计划,新增上市和过会企业10家以上。推出4片2000亩以上、2片700亩以上连片产业单元,面向全球龙头企业“揭榜招商”,着力引进1至2个50亿-100亿元以上超大项目、3至5个30亿-50亿元特大项目。
同时,健全“亲”“清”政商关系下的知企爱企帮企机制。建立健全政企直通车工作机制,打造“企莞家”普惠服务品牌,畅通重点企业诉求直达通道。探索建立12345热线与政务服务大厅联动调度机制,为企业提供24小时政务咨询和政策解答。
关键词:城市环境
全力打造高品质
现代化都市
什么样的城市,吸引什么样的人才。报告提出,东莞将持续优化城市环境,全力打造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东莞除了拓展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还坚定不移实施强心提质战略。全面推进“双轴”品质提升,实质性启动鸿福路街道空间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市民服务中心三期、核心地段立体慢行系统、黄旗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聚焦国际商务区首开区,加快推进首批市政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推动地标塔楼等标志性建筑群动工。做优三江六岸滨水空间,加快岸线示范段二期、东莞记忆粮仓微改造等项目建设。抓好黄旗南麓文体带、同沙重点文旅等项目前期工作。
报告提出,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城市环境。出台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推行“城管片长制”,建设不少于150座城管社区工作站。加快非机动车道规划建设,新建6万个以上停车位,完成不少于50个交通堵点治理。编制老旧小区改造规划,打造3个市级样板,升级改造14个以上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积极推进“美丽圩镇”“美丽家园”“美丽田园”建设,每个镇街打造一条美丽乡村风貌带,实现85%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完成12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建成2个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区。
关键词:民生事业
着力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问题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报告提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东莞将推动3.0版“促进就业九条”政策落地见效,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莞邑启航 逐梦湾区”就业创业计划,加大免费创业培训、创业贷款贴息和各类创业补贴力度。促进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创业9000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建设15个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
教育方面,将新改扩建73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7.45万个。加快水乡未来学校前期工作,确保松山湖未来学校投入使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推动中小学改善午休条件,实现学生平躺午休基本全覆盖。
加快建设健康东莞。推进市人民医院创建省高水平重点医院,支持市中医院创建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探索社区门诊医保定点进学校。进一步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流程,提升就诊转诊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发展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区域信息共享互认。
大力推动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深入推进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在莞城、石龙等区域保护开发好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一批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举办“江湖山海”系列非遗活动。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深入打造全国篮球城市,策划举办篮球文化节,提升东莞篮球IP文创开发、商业运营水平。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提高低保标准至每人每月1200元。建设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落实老年人、孤儿、残疾人福利政策,实现镇街(园区)慈善爱心驿站全覆盖。完善医养结合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50%、养老服务设施村(社区)全覆盖。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延续工伤、失业保险阶段性费率减免政策。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公积金制度覆盖至灵活就业人员,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购房需求。全年试点建设“三限房”4000套,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万套。
记者:李金健
原载于《东莞日报》2022年1月12日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