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中国区)体育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把深度城市化作为城市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从五个方面推进深度城市化:全方位优化城市功能格局;全域提升城市特色品质;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高度城镇化地区的乡村振兴样板。党代会报告的思路和举措既是在原有东莞城市化经验基础上呈现的有机生长,也是遵循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实现新一轮的自我更新,将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探索和实践的内涵。

一、东莞城市化是积极型城市化的典型样本

东莞从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县发展到如今的千万人口万亿GDP特大城市,以占全省1.4%的面积和8.3%的人口,贡献了全省8.73%的GDP。四十余年间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快速城市化,再到深度城市化阶段,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在2000年左右达到顶峰13.12%之后回落,从六普以来一直保持平缓增长的趋势。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东莞城市化率为92.15%,第二、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超过99%,居全国城市前列。这个过程是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结合本地化措施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重新配置,进而以快速城镇化的优势不断转化为高速经济增长和深刻社会变迁的进程。虽然避免不了经历早期城市化的一些衍生“城市病”,如环境污染、城中村等,但东莞的城市化整体上是一种积极型城市化,人口流动的进程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相互促进,城镇人口规模适度增长,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同步上升。今天的东莞是先进制造业名城、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兼具历史人文之美、工业科技之美和自然闲适之美的新一线城市。

二、全方位品质提升是深度城市化的本质要求

当前区域竞争、城市竞争可谓是千帆竞发之势,对城市的评价早已不再唯GDP论,不再专注于指标量化式的框架,而是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纳入了城市的向心力、影响力,纳入了城市居民的体验、记忆、情感等等,这些因素和经济因素一样成为城市繁荣的动力系统组成部分。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2009)指出,离开促使城市繁荣发展的基本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所有其他动力都将受阻。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东莞自身进入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推动深度城市化,注重城市化从高速扩张到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的方向。

如果说快速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人口和产业结构的城市化,那么深度城市化阶段则主要表现在城市品质全方位提升,表现在城市的功能、制度、文化、环境、社会建设的“转型升级”,这既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市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以深度城市化为方向,加快打造大湾区综合环境新高地;以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加快打造大湾区和谐善治新高地。在这样的目标导向下,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城市的宏观规划和发展远景,立足区位优势和城市特色,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依托已经构建的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化应用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新兴产业,在城市综合实力上创优争先;另一方面要更多地关注城市空间的人文关怀和日常生活的内涵提升,营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探索和解决复杂变化的城市问题,创造充满活力的美好城市生活。

三、共生共荣是深度城市化的目标追求

四十多年来,广泛的横向流动促成大量人口从外地迁移来到东莞,东莞经济高速发展促成了人力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到高生产率部门的更积极的流动和配置,同时,普惠程度不断扩大的高标准基本公共服务,日益透明和公平的社会政策和工作机制,使处于不同阶层的个人和家庭,有更多机会沿着分层阶梯实现社会纵向流动,分享东莞改革开放和城市发展的红利。东莞的深度城市化就是要在此基础上更有效地促进城市多维度增长,将改革、发展和分享融为同一过程,“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加快促进科技赋能城市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通过科技创新、技术驱动和数据集约管理,使经济发展动力澎湃,使社会治理高效有序,使广大东莞居民分享数字时代生活的安全便捷。加快促进教育赋能城市未来,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有研究表明,一个城市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这个城市的居民平均收入将提高大约21.9%。教育投入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回报都是显著而巨大的,高等教育的回报尤其明显。因此,保证学有优教,构建本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推进人才强市建设,努力把东莞打造成为大湾区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城市之一,集聚高品质教育资源,是保障和增强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与市民共同进步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东莞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深度城市化为方向,要更充分地利用“三区”叠加给予东莞发展的区位机遇窗口,更积极地发挥城市化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建设,激发东莞市民广泛参与城市发展的能动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兼职副主席,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

原载于《东莞日报》2022年3月10日A06版


上一篇:【东莞日报】“疫”往无前 青春同行 大学生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

下一篇:【羊城晚报】松山湖科学城再添高校科研平台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