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消息传遍业界。这标志着多年来东莞从生产要素驱动城市发展向创新要素驱动发展转变,成为东莞城市发展逻辑变革的重要里程碑。
在东莞开启“双万”新赛道之际,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荣誉无疑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大礼”,与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遥相呼应,共铸未来。
自此,“世界工厂”蜕变国家创新型城市,迈向以科技、知识、人才、体制、文化等创新要素驱动的根本性变革。
创建背后
东莞城市进阶的动力变革
“双万”新起点,东莞有了新的“身份”——国家创新型城市。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东莞已于2021年12月31日通过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的评估,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科技部反馈评估结果认为,东莞市总体完成了既定的建设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了建设目标,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评估。
东莞申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2017年6月开始。2018年4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函》发布,东莞名列其中,开始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至今成功创建,东莞用时4年多时间,喜捧这一科技创新领域的“金字招牌”——东莞科技创新工作中难度大、时间跨度长、综合评价高的重磅荣誉。
何为国家创新型城市?
国家视角来看,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是科技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部署,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
2008年,国家从深圳开始试点创新型城市建设,到2010年又批复大连、青岛、厦门、沈阳、西安、广州、成都、南京、杭州、济南、合肥、郑州、长沙、苏州、无锡、烟台等16个城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截至目前,全国共有7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
国家创新型城市不只是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需要,更是如东莞这样的制造业城市内在发展的需求。
从其定义也可见一斑。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指依靠科技、知识、人才、体制、文化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东莞一直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创新型城市正是东莞矢志追求的未来——人口红利渐渐消失,“刘易斯拐点”出现,东莞必须转型升级。
多年来,东莞从“机器换人”到“科技东莞”“人才东莞”等多维度推进转型升级,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型,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再到创新驱动……可以说,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是东莞多年来转型升级,迈向创新发展的有力见证和最佳体现。
一组数据,彰显东莞近年来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绩。近年来,东莞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活跃,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占GDP比重提升至2020年的3.54%,跃居全国第七、全省第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3.4倍;成果转化体系进一步完善,集聚省创新科研团队38个、新型研发机构33个,高企数量预计达7387家,总量居广东省第三。
东莞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标志着东莞城市发展模式开始从人口、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驱动城市发展,迈上以科技、知识、人才、体制、文化等创新要素驱动城市发展,标志着东莞开启从生产要素驱动发展迈向创新要素驱动的内涵式增长——东莞城市发展逻辑迈向根本性变革。
东莞经验
东莞科创的深谋远虑和培土育林
在2018年,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要求,各个创建城市要着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
东莞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怎样的借鉴经验?
远谋——加强基础研究,下对“先手棋”。
一步先手棋,展现东莞科创的深谋远虑。东莞科技创新领域的最重磅事件始于2007年,中科院与广东省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向国家申请在莞建设国际前沿的高科技和多学科应用的大型研究平台——中国散裂中子源。
2011年开工建设,2018年通过国家验收。截至目前,已拥有超过2600个注册用户,完成来自全球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课题超600项。
也正因为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先手棋,2020年7月,松山湖科学城正式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东莞首个国家战略落地,东莞科技创新跃升为国家队。
这一“国之重器”成为东莞在全国乃至全球科技界声名鹊起的最重磅事件。
孤木不成林。记者从去年12月举行的松山湖建园20周年“改革、创新、再出发”大会获悉,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两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将启动建设。
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的科学目标是建设国际最先进,波段、性能以及应用终端覆盖最全,以阿秒时间分辨为突出特点的综合性超快电子动力学研究设施。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柯海波坦言,东莞唯有加强前沿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才能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提升。
只有大科学装置显然也无法完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需求。在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核心战略的引领下,东莞与多所著名高校院所共建了33家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组建903家企业研发机构,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东莞创新主体之一,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东莞拥有的33家新型研发机构,是开展创新工作的‘先手棋’,极具前瞻性,对东莞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柯海波对记者表示。
基础研究成果是知识的蓄水池,重塑东莞科技创新的生态。以国家实验室为目标高起点打造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经过近4年的发展建设,引入了8位两院院士及4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组建了19个前沿课题团队、25个创新样板工厂团队,并注册成立32家产业化公司,在推动实现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诸多实践经验。
从源头创新大科学装置纷纷集聚东莞,到新型研发机构星罗棋布……东莞基本完成“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要素创新生态体系。
育林——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创新雨林。
经过行业11年沉淀的核心资源和技术优势,东莞市大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为工业”)自行研发、设计和生产了原子扩散焊设备,该设备实现了异种金属的无缝接合。
“传统焊接工艺需要三个小时,而利用原子扩散焊技术,只需要三分钟。”大为工业董事长黄欢东说,瞄准提升我国重大装备自主化配套能力的“卡脖子”和“补短板”焊接材料,大为工业突破了一批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焊接技术瓶颈。
据了解,大为工业独家研发的原子扩散焊技术,是世界领先的焊接技术。该技术不需要加入任何的钎料等,可进行同种金属或异种金属之间的无缝接合,同时支持在非真空环境进行焊接。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大科学装置点燃东莞源头创新的引擎,在东莞,星罗棋布于246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9万家工业企业、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38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6家上市企业和3家营收超千亿的头部企业,成为东莞发力科技创新,培育创新雨林的最大基础。
如何掀起汹涌澎湃的创新浪潮?为此,东莞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型企业”的梯队培育机制,通过高企“育苗造林”“树标提质”等行动计划,创新型企业培育办法、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等系列企业专项扶持政策,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
效果显而易见。以东莞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群体——高新技术企业来讲,2021年东莞高企数量预计达7387家,相比上一年增加超1000家。
高企的快速增长加速聚集了创新要素。高企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出更多更优高新技术产品,为东莞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2021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过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数据显示,2021年东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已超1.1万家。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5年的47.9%、37.2%提高至2020年的50.9%、37.9%。在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下,科技创新逐步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新的起点
“双万”新赛道,东莞迈向创新要素驱动
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一年级生”,东莞未来关注的榜单,将新增两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可从横向对比找出差距,也从横向对比中找出可借鉴的“他山之石”。
巧合的是,就在东莞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之际,东莞初步预计GDP将破万亿,东莞迈向“双万”新起点,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和方向——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定义为城市特色,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的新高地。
如何聚焦?两者如何深度融合?如何以创新生态引领产业升级?
制造业是东莞的立市之本,是东莞经济的“根”之所在,创新驱动是东莞高质量的核心支撑,是东莞经济的“魂”之所依,更是加速构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应有之意。
以创新为驱动,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表示,未来东莞将完善全链条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优势,全力支撑产业转型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
未来,东莞将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即松山湖科学城“创新引擎”工程、产业技术联动攻关工程、实施科技企业梯队培育工程、创新创业社区网络构建工程、基层科技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科技人才集聚工程。
市工信局表示,东莞将以制造业为基础,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着力培育新动能、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加大新一轮“倍增计划”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引导更多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增强东莞产业链能级。
为推动深度融合,市发改局表示,将加快筑牢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以创新引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结合我市先进制造的雄厚基础,打造展现“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内涵的产业新名片。
底气厚,信心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东莞研究部主任、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主要负责人之一陈延伟说,“未来东莞将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要发展方向,我感到备受鼓舞,对东莞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东莞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从生产要素驱动城市发展到创新要素驱动迈向未来,只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开始,同时也是东莞驶入“双万”新赛道的第一步。
但是,东莞有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一国家战略平台,有星罗棋布的众多高新技术企业,有日益浓厚的创新氛围……创新驱动,东莞未来可期。
延伸阅读
打造全方位引才聚才体系 构筑高层次人才“磁力场”
巍峨山下,松山湖畔,大科学装置的虹吸效应持续显现,辐射湾区。
“自从散裂中子源落户东莞以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都吸引了国际知名的中子散射的优秀人才,中国散裂中子源对人才的虹吸效应持续显现。”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来自德国的薄膜样品生长以及X射线和中子仪器领域的专家沃尔夫冈说,“‘东莞速度’真的太快了”“这(东莞松山湖)将吸引大批科学家来到这里。”
来自印度的磁性薄膜相关领域专家阿米尔说,“东莞这座城市具有巨大的科研潜力”“东莞的科研环境和科研人才水平和国外一流科研机构不相上下。”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为发挥企业用才、引才的主体地位,东莞通过研究需求和项目转化引进领军科学家,搭建平台吸引港澳青年来莞创新创业,构筑了全方位的引才聚才体系,高端创新人才资源加速汇聚东莞。
巍峨山下,群贤毕至。据统计,目前散裂中子源常驻400名中科院高端科研人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研人员超过900名,JN江南·体育官网入口广纳博士人才超700人,华为松山湖基地启动以来累计进驻3万多名研发人才。
通过项目研究和转化,东莞吸引了陈和生院士、赵忠贤院士、王恩哥院士、汪卫华院士等一批院士团队;通过建设松山湖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引进了近60个港澳青年创业项目;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东莞近三年累计吸引了276个港澳台团队参赛。
为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东莞连续三年举办华为开发者大会,与开发者们共同驱动全场景智慧生态;连续四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邀请数百名院士以及海内外科学家齐聚东莞研讨科技创新发展新态势;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沙龙等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筛选出一大批优秀创业企业;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未来,随着松山湖科学城加速建设,人才“磁力场”的吸引效应将持续显现。东莞加速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步伐将持续加快。
记者:张华桥
原载于《东莞日报》2022年1月17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