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学校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暨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工作第十六期培训班(以下简称研讨培训班),对强化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作用、集中力量抓好团队建设、提升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能级、全方位加强有组织科研等2023年重点工作的落实作出部署。
面对学校提出的“任务单”,各二级党组织、二级学院结合具体情况,规划出了“施工图”。各二级学院在党建一线、科研一线、教学一线,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增添澎湃动能。
强化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作用
在研讨培训班的主题报告中,校党委书记成洪波强调,党建思政工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也要充分发挥党建思政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保障作用。
党建如何引领,如何保障,关键还在于凝心聚力。
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胡耀华说:“研讨培训班增强了全院师生的信心,为学院迈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新的学期开始,电智学院将以高质量的党建与思政工作引领学院事业发展,扎实推进新时代产教联合培养行动,打造一流科研团队、一流学科平台,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校院两级管理综合改革。
经济与管理学院提出以“党建+学科建设”“党建+人才队伍”“党建+人才培养”“党建+科学研究”“党建+社会服务”五大融合模式,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开新局。经管学院院长刘继云表示,2023年,经管学院将冲击国家级项目,继续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工作,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持续擦亮“出彩经管人”党建品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文学与传媒学院理解的‘高质量发展’有两个关键词,其中‘发展’是途径,‘高质量’是目标。”文传学院党委书记阎江说。他表示,新学期文传学院将做好凝聚人心、有组织创新、守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底线和红线三件事,上下联动,在学校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带动下,实现学院工作取得新实效,并在此过程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充分彰显文科高地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
“新的一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高质量的党建凝心聚力,持续推进‘思想强基工程’‘铸魂聚力工程’‘清风正气工程’‘质量攻坚工程’,在求实效上下功夫,用攻坚的方式破解学院发展难题、新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刘健说。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全面落实教学立院,积极参与学校课程思政和“大思政课”建设;坚持科研强院,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学科发展;坚持服务活院,加强学院智库建设。
“学生社区知行学院将坚持‘党建引领、双工联动、五育并举、六化驱动’思路方法,提升学生社区育人质量和效能,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知行学院执行院长劳丹表示,要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学生社区育人各方面,增强学生社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亲和力、有效性。并将继续深入打造社区文化,营造文化育人;开设特色课程,实现课程育人;推动双工联动,共筑社区育人。
以“冲博扩硕强本科”为中心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年,各学院牢牢把握“冲博扩硕强本科、提质增效上水平”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今年,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启动了博士生国际联合培养以及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在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新型研究生指导方面迈开坚实的步伐。本科教学也将在一流专业建设、工程认证、一流课程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教研教改、智慧教育、学科竞赛、考研就业等方面发力。网安学院院长殷建平说:“过去一年,学院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年力争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冲博做出更大贡献。”学院将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对中心工作的促进作用,以国家需求和本地需求为牵引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以人才工作为切入点,既抓改革发展,又抓安全稳定,切实提升管理水平。
“东莞是制造业强市,科技创新是引领东莞发展的核心密码。因此培养能够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人才对东莞的发展至关重要。”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郑玉敏说。2023年,法社学院集中全校优势资源,发力申报知识产权专业硕士,争取第一批进入全国知识产权专硕点行列。并将重点强化知识产权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产权教学团队。同时,依托东莞知识产权学院,强化与政府、企业、市场的联系,推进政校企合作,产教协同育人。
中法联合学院将按照学校的国际化战略部署,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以迎接教育部评估为抓手,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以中法联合培养硕士生为抓手,服务“冲博扩硕”战略;以多渠道、大力度引进海内外高水平教师为抓手,充实国际化师资团队;以数字化建设为抓手,推进学院的规范化管理和高水平服务。
提升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能级
2011年以来,jn江南体育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上的探索成果显著,2023年,学校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落地落实,深化提升育人成效,形成具有jn江南体育特色的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经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将以华为工业软件学院建设为重点,以工业软件奋楫班为抓手,深入推动校企合作,努力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以“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为核心,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学科建设;打破学科壁垒,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通过这次研讨和培训,学院教师们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计科学院院长袁华强说。
国际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任斌表示,国际微电子学院将继续打造产教融合新平台,探索育人新模式。以集成电路卓越班建设为抓手,着力在项目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完善、班级学生管理、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下功夫;鼓励支持教师主动对接外部资源,拓展校外实践育人平台。同时,制定科学的督导工作制度,完善和创新督导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面促进学院各项工作扎实落地。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郑愚表示,学院将加深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提质增效,筹办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沙龙,推动应急管理奋楫计划实验班2.0升级落地。新一年,环建学院将提升党建成效,大力推动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课程思政示范学院、示范专业及课程建设改革,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等重点工作。
粤台产业科技学院计划强化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层次和水平,与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作,积极拓展并构建深度的产教科教合作机制。创新创业是粤台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另一个重要抓手。粤台学院院长陈伟表示,要以产教融合、跨界融合的融合课程贯穿四年本科教育,制度化构建“师伴学伴”—“学生战队”—“竞赛团队”—“创新创业团队”四阶跨专业创新性学习组织。围绕新工科项目化课程,突出产教融合的项目化课程教材,建设成果导向、能力为先的“课赛创”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抓好团队建设,强化有组织科研
2023年,是学校的团队建设年。校长马宏伟为研讨培训班学员作专题报告时,分享了科研团队建设的路径方法和成效意义,并提出要全面加强有组织科研,聚合科研力量。
作为jn江南体育最“年轻”的学院之一,生命健康技术学院将重点在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思政改革,以及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等方面开展工作。生命健康技术学院将设置食品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两大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下设2-3个教学团队;立足生命健康,组建并培育食品营养与健康方向的特色科研创新团队3-4个;积极提升特色食品精准设计、预制菜创新发展与品质控制的科技平台,推进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点学科建设。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徐勇军表示,2023年化能学院将重点围绕新能源、储能技术、绿色化工等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的科研领域,持续优化学科方向设置,凝练可持续研究的科学问题。同时,以学科方向为核心,加强对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组建可再生能源、膜分离与余热高效利用、绿色催化技术等6~8个学科团队。并加快推进新能源领域“锂电特色产业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的升级迭代和东莞新能源研究院建设与融合发展。
为全面促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师资队伍的持续稳定发展,2022年11月,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了具有明确科学研究方向、较强教学和科研能力、成员结构稳定的“先进成形制造技术与装备”“康复医疗与机器人”等13个研究所。“新征程上,学院将以这13个研究所为抓手,着力推动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研究深度融合,把学院科技力量组织起来,努力做成大事。”机械学院院长孙振忠说。接下来,机械学院还将突出制造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研究重点,以高端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转化和服务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形成服务“3C制造”的学科和专业特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是马宏伟在专题报告中提出的优秀案例之一。2023年,中心将继续以高水平科研反哺实践教学,以交叉领域学术研究为核心任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努力解决交叉科学技术难题,并加强与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在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等领域的合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也将进一步推进新材料卓越工程师班的开设及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工作,聚焦产学研成果转化攻关,推动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院长余意表示,新的一年,学院全体上下将保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紧迫感,紧紧围绕学校“冲博扩硕强本科,提质增效上水平”的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大力推进师范专业认证建设”“深化体育、美育改革”“组建东莞基础教育研究团队”为抓手,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落实学校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构建学院卓越师资、卓越培养格局,努力培养优质人才。进一步提高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热情,以学院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目标加速跃升。
(撰文、一审:范晖帆;二审:蔡耀蔚;三审:叶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