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第三十一期书记茶座在松山湖校区学术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茶座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为主题,校党委书记成洪波与9名师生代表结合学校发展情况、自身工作实际畅谈学习感悟,并围绕如何更好地在师生中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进行了深入交流。
茶座上,成洪波和师生代表们一起观看了相关新闻片段,并进行了导读。成洪波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为教育兴国和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我校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提供了科学指南,赋予了强大能量,投射出深远的影响力和穿透力。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思想觉悟;要在学习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悟原理、明方向、强动力、学方法,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寻求到破解困难、解决问题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提高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银锋教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学习的情况和工作计划。他表示,教师要将思政课内容讲深、讲透、讲活,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才能持之以恒地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我们也会组织更多老师走向社会和基层,以宣讲的方式推动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入基层和社区。”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孙璨教授结合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实践进行分享。在他看来,目前我校部分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仍浮于形式。针对这种情况,他认为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创新协同育人思路、拓展协同育人领域、优化协同育人机制上;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建设培育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金师”队伍;要加强“金课”建设、案例库建设和教材建设,引导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将鲜活的思政素材巧妙地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
作为一位思政课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赵洁博士针对“如何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融入思政课”这一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教学案例和教学思路要“新”;课堂讲授和思政课实践教学要紧密结合;教学方法要转变,要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掌握思想方法。
“教师是解决课程思政建设‘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因素。”文传学院传媒系主任杨金山老师根据自身教学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认为,在培育时代新人方面,教师要先行,主动学习,拓展认知领域,为学生答疑解惑。并要基于自身的认识,高屋建瓴地对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充分挖掘,选取当代大学生较为喜闻乐见且与时俱进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教育培训科科长张钢从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角度出发谈了思考和体会。他表示,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用心用力、落细落实。要充分发挥好党校这个阵地,认真抓好各班次的学习培训,同时充分整合、切实用好各类重点教学平台资源,不断丰富“党校学堂”等其他渠道平台课程资源。
结合宣传工作,党委宣传部宣传教育科副科长蔡耀蔚提出,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手段,打破理论学习与师生间的距离感,更好地提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在师生中的影响力,是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他表示,作为宣传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接近年轻人,用好传播载体,讲好中国故事,要发挥学生宣传队伍力量,激发学生群体在学习和实践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机械工程学院2021级研究生古国明重点分享了《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新竞争优势》的读书体会。他表示,个人也应该构建自己的新发展格局、重塑自己的新竞争优势。他说:“作为学生党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开放意识和大局意识,把所学到的知识化作生产的动力,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求是之声”学生宣讲团成员、2019级杨振宁创新班的程克勉表示,宣讲是一个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带动学生的良好平台。为宣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己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注重宣讲的方式方法,在宣讲的过程中积极与同学们交流互动,共同探索、共同成长。
听完在座师生的思考和体会后,成洪波对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明确学习要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二要浓厚学习氛围。通过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班会、读书分享会等方式组织学习活动;通过专题培训,宣讲、交流等方式汇聚学习成果;通过善用新媒体,线上线下输送优质的学习资源,做到学习有共鸣、有知音。三要提高学习质量,积极建设“大思政课”案例库,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和育人元素,充分利用社区育人、社会实践等平台,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四要推进学用结合,在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安全稳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更加主动作为,加快推进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冲博扩硕、冲“双一流”建设等各项工作,在学以致用中深化学习成果。
(撰稿:万础瑶;一审:范晖帆;二审:蔡耀蔚:三审:叶妙娴)